柴灣大榕倒下 疑是接駁樹

柴灣大榕倒下 疑是接駁樹

【本報訊】颱風「天鴿」襲港造成多宗塌樹,尖沙嘴栢麗大道一棵高17米、樹齡160年的細葉榕被強風連根拔起,康文署極速斬樹了事。該細葉榕已被納入古樹名木冊,樹木辦5年前已確認該樹有褐根病、需要治療,但負責管理的康文署昨稱沒有該樹患病紀錄。樹木專家趙紹惠昨到現場視察,亦發現斷根有褐根菌絲,她批評本港樹木政策混亂,終令樹木受害。
被強風吹倒的古樹號碼為「LCSD YTM/12」,早於五年前,此古樹旁的另一古樹(YTM/8)被當年颶風「韋森特」吹倒,當時專家已發現12號古樹患褐根病,樹木辦表明會治療該樹。康文署發言人卻指,昨派員檢查時無發現褐根病徵狀,因樹根嚴重受損,在考慮公眾安全下,決定盡快移除。不過,中大生命科學系名譽高級研究員趙紹惠指古樹根部逾四成被褐根病真菌侵蝕,斷根上有菌絲,同時有水土流失、花槽承托力不足等問題,認為塌樹乃人為錯誤所造成。

切口整齊 有螺絲孔

有「樹博士」之稱的港大地理學系講座教授詹志勇亦批評康文署斬樹決定不當,若康文署所言屬實,即古樹沒有患病,更應被保留,「佢係被連根拔起,可以用鋼索扶正佢、養靚佢,即使樹真係有病,都未必無得救」。
強風亦吹倒柴灣新廈街一棵大榕樹,有市民發現樹幹倒下後露出完整切口,更插有5個螺絲接孔,被質疑是接駁安置的「假樹」。詹志勇指該榕樹體形大、不可能是接種至該處,相信是在石屎地鑽上底盤、放泥再種樹,錯誤在於用極小的盤,栽種樹冠極大的榕樹,根本無法承受其重量,方法「離奇」。
針對柴灣新廈街塌樹,樹木辦稱正作跟進,又指該處沒有備存樹木種植於花盤或花床的數字。另建築署昨公佈,為防止褐根病真菌蔓延,昨起移除2棵香港公園的古樹,分別為細葉榕及印度榕。康文署覆稱,該樹由發展局去年撥歸該署管理,故並非該署栽種、亦不知其種植原因,署方指該樹已有不能復原的結構問題,將會斬除。
■記者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