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顆自主研製的衞星「福衞五號」將於今日凌晨2時50分,於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若發射成功,衞星能透過細緻的拍照工作,應用於台灣國土規劃、資源探勘、水土保持、防災、救災等方面。台灣總統蔡英文表示,福衞五號集結本土科技實力,載着台灣人的夢想。
福衞五號高2.8公尺,形狀大約是個直徑1.6公尺的八角柱形,重475公斤,屬於較輕的衞星。它在上月從桃園機場運往美國加州,委託美國民間SpaceX公司提供發射載具,將在凌晨2時50分搭載獵鷹九號(Falcon 9)火箭發射升空。台灣國研院指,福衞五號是接替2004年升空的福衞二號,福衞五號的彩色影像解析度由8公尺提高為4公尺,即在700多公里外看到地面上4公尺乘4公尺面積的物品。黑白的解析度是2公尺,相當於在台北101大樓可辨識遠在300多公里外墾丁的人。
蔡英文︰載着台灣人夢想
國研院資深研究員張桂祥表示,福衞五號除提供自主衞星影像,還可以協助國土安全、科技外交、學術研究及國際人道援助等領域,福衞五號更搭載中央大學團隊首次自製的電離層探測儀(AIP),該探測儀是目前全球空間取樣率最高,可執行太空天氣觀測及電離層地震前兆研究。蔡英文表示,福衞五號集結本土科技實力,也載着台灣人的夢想,希望成功發射。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