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津溫泉是日本三大名泉之一、「日本溫泉100選」的第一名。身為溫泉迷的我,自然要去拜訪了。
前年初夏時去過一次,但天氣太好了,烈日當空。草津的標誌是「湯畑」,那時我見到從湯畑冒升的陣陣溫泉霧氣,只覺熱上加熱,心想還是留待下次再來感受一下「千與千尋」的世界吧。
去年九月中,我打算去一趟河口湖,去看看那心儀已久的富士山,想着初秋了,就順便再去一趟草津吧。那知到我飛達東京的時侯,日本正迎來2016年的第16個颱風,於是乎我的草津溫泉第二回,便成了狂風暴雨中的體驗了。
那天我從新宿乘搭的高速巴士,可說是與颱風同步到達草津的。由於碰上了日本的公眾假期,我只訂到一家小旅館的別館,網站上說是離巴士站僅需步行3分鐘,但我在車站附近繞了一圈並且走來走去近30分鐘了還是找不到,天已全黑,只好走回車站。一位小哥自告奮勇帶我去,原來旅館網站地圖所畫的「路」,實際上只是一條「縫」,穿過那條窄窄的「縫」後,小旅館的確近在眼前。
小小的旅館有點舊,但就擁有一處小小的「掛流溫泉」,意指泉水不作循環使用。老闆是一位高大黑實的男士,30多歲的樣子,能夠說簡單的英文,但就不會寫。他把我領到旅館旁的別館,別館就更加小:1樓是起居室,全部3間客房則在2樓。正當我望着那道窄窄的木樓梯時,老闆舉起雙臂作大力士狀:「I am a strong man!」,只見他提起我的行李箱,眨眼之間就走了上2樓。那天晚上,我睡在濃濃草味的榻榻米上,整晚聽見窗外嘩啦嘩啦的風雨聲,的確是有點「千與千尋」的感覺。
次日早上,「大力士」把早餐送來1樓的起居室,向我展示地圖並介紹兩處出名的外湯:「大潼乃湯」和「禦座之湯」,也推介了一家當地馳名的蕎麥麪店。
我撐着旅館的透明傘,在風雨中開始我的溫泉巡遊。街上的人很多,盡是趁假期來泡溫泉的日本人,這種天氣外國遊客大都躲在城市裡的室內購物。雨越下越大,我像穿過水簾洞般好不容易才走到「大潼乃湯」,那是一處規模很大的公眾溫泉,有室內也有室外的設施,那天雖然人多到爆棚,我還是覺得很值得:在滂沱大雨中泡露天風呂,對來自香港的我,是多麼的可遇不可求啊!「禦座之湯」我也泡了,規模是比較細,但那是直接來自「湯畑」的泉質。至於那家馳名的蕎麥麪店, 我被門口那條長到望不見尾的人龍給嚇走了。
我在天黑前回到旅館,沒想到「大力士」會馬上冒雨跑過來別館,關注我第二天早上的退房計劃,知道我要乘高速巴士回新宿再轉去河口湖後,便告訴我颱風還會持續在關東一帶,未來數天都是狂風暴雨。見我有點愁眉百結的樣子,他又舉起雙臂:「I am a strong man!明天早上我會幫你拿行李箱,車你去車站。」
第二天早上,傾盤大雨,多得「大力士」送我去車站,道別時他說:「今回天氣太差了,下次再來吧,五月初來的話,可以看到櫻花。」我謝過他後,按時上了高速巴士。沒想到那天是「三連休」的最後一天,高速公路大塞車,再加上颱風,更是塞上加塞。原本4小時的車程,塞足6小時。到達新宿時,我事先買好要去河口湖的車票已逾時作廢了,而售票處更說所有班車都已全部售罄。正當我萎靡地不知怎算好時,手機裏傳來「大力士」的電郵,除了多謝我入住外,還附上一條富士溫室花園的連結,建議我去溫室觀鳥賞花,以免在室外給淋濕凍壞了。
時常被問及為何近年一放假就去日本,其實,我的所謂「體驗」嘛,不過是去看看香港所沒有的溫泉與櫻花;感受一下鄉下地方這種財金圈鮮見的人情味;觀察一下小人物小旅館如何應用“Differentiation or Die”的大道理,如此而已。所以嘛我只打算試寫一下網上版,不喜歡就不要再Click進來了。另外,身為「財經界」嘛,當然會評估Feedback,如果發覺產品不受歡迎的話,停止生產就是了,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