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經體系隱憂深重 (盧峯) - 盧峯

台灣政經體系隱憂深重 
(盧峯) - 盧峯

台灣是個令人艷羨的地方,不少港人考慮移居台灣,或到當地長期居留,領略那份自由自主的氣息、人文風情。但近期發生的兩件事反映台灣隱憂深重,政府管治力量薄弱以致有點失效,基建設施更岌岌可危。若果台灣朝野只懂惡鬥而不能改善政府管治能力,並盡快提升基建質素,台灣跟中國大陸的力量對比越來越懸殊,自保能力將越來越弱。
第一件事是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進場儀式被抗議改革年金民眾滋擾阻撓,令部份運動員不能順利進場,讓台灣政府及主禮的總統蔡英文面目無光,真可說是醜出國際。
台灣因中國大陸打壓已成國際社會孤兒,要在國際盛事中露臉不容易(連世衞大會的觀察員身份也被褫奪)。今次正是難得的好機會,讓全球官民在世界地圖重新發現台灣,而中國大陸為免尷尬索性拒絕讓運動員出席開幕式,以免為台灣政府助威。
台北於2011年申辦世大運會成功,台灣各級政府理應有充份時間及資源辦好盛會,這也是政府管治力量的重要考驗。當年南韓就因為成功主辦奧運而得到廣泛認同。可惜,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被形同鬧劇的抗議破壞殆盡,他們以煙霧彈、推撞令莊嚴又多采的開幕式出現只有旗幟沒有運動員的奇景。各國官方代表、運動員固然印象不佳,國際傳媒看在眼裏更是笑話。
而且,一般抗議群眾居然能突破重重保安,當中反映的部署不當、執行不力實在教人瞠目結舌。還好示威者沒有進一步行動,也沒有滲進犯罪團夥或恐怖分子,做出更大的破壞例如傷害運動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另一個「凶兆」是815大停電。稍早之前,台灣因花蓮電塔倒塌發生局部地區停電已響起警號。8月15日因大潭電廠六個機組跳掣停止運作令全台灣大部份地區完全停電或輪流停電,受影響的用戶超過800萬戶,佔全台灣三分二以上。
停電令商業、工業、科技園以至養殖業蒙受重大損失,特別是負責晶片生產的科技園受的打擊更大。穩定供電是高新科技發展及生產的基礎,即使停電幾秒已能造成大量損失,事件嚴重打擊外商對投資台灣科技產業的信心。
最糟的是,台灣供電系統隱患不是今年才有的事。近十年台灣內部就是否發展核電及採用甚麼能源政策爭拗不休,電廠建設嚴重滯後,令備用電量長期處於10%以下的超低水平(發達經濟體一般在兩、三成或以上),到今年夏天因天氣及其他原因,備用電量更只有3%左右,基本上等於沒有儲備,稍有小意外就足以令供電系統崩潰。
能源政策爭拗未停,建電廠需時又甚長,供電系統超負荷的情況將會持續一段時間,限電、斷電甚至大停電有可能成為新常態,不斷困擾台灣。
電力供應在數碼時代,甚至比道路橋樑更重要。台灣政府卻任由供電問題不斷惡化,政府的管治效率、能力彷彿倒退到第三世界的水平,要頂住大陸的軍政經壓力自保不是更困難了嗎?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