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生:性惡 - 李怡

世道人生:
性惡 - 李怡

齊宣王向孟子表示自己有三個毛病: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寡人有疾,寡人好貨;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勇」就是好勇鬥狠,對外是戰爭,對內是權力爭逐。「貨」是金錢。「色」是情慾。歷史學家黃仁宇在《關係千萬重》一書引述齊宣王這三句話,說這就是人類社會的三大關係。自古以來, 所有的歷史,所有的文藝作品,所有過去和現在的新聞,都離不開權、錢、色三者的糾纏,或相互糾纏。
這三大關係是人類社會獨有,動物世界裏並不存在。動物世界的弱肉強食、發情交配都只是生存需要,但人類「好勇」「好貨」「好色」都超過了生存需要,而且沒有止境。儘管常聽到罵人「禽獸不如」,但禽獸若會思想,看到人類社會每天進行這種死後不能帶走的無意義的爭逐,一定會覺得人類瘋狂了。
三大關係既是人類社會的特色,因此儘管「人之初,性本善」,但一進入社會的醬缸,在權、錢、色的糾葛中,就變成「性惡」矣。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是「為」的意思,指修為,意思是善要靠後天的修為。這種性惡論,同西方宗教的原罪意識有相同之處,就是人的本性是惡,帝王也是人,因此要有制度、也要有言論去克制人性之惡,包括掌權者。
基督教認為人有原罪,《聖經》說人有憤怒、妒忌等七原罪。佛教認為人有貪、嗔、痴這「三不善根」,又稱「三毒」,它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
在教會工作了近40年、關心社會事務、備受尊敬的袁天佑牧師,近日在一篇文章中對一些建制人士紛紛宣揚自己的基督徒身份感到奇怪,他們說「天堂有我的位置,因為我做好事」、「建制派是上帝給我的政治角色」、「我是基督徒,每一步都遵從自己的信仰」……。袁牧師宣道數十載,在宗教界聲望甚隆,卻自稱「對信仰也只是尋道者,也是個罪人」,而那些自稱教徒的建制派,在權、錢、色的社會醬缸打滾數十年,卻完全沒有罪惡感,還自稱「天堂有我的位置」,他們真的是基督徒嗎?
人類社會如果永遠被所有在三大關係中翻滾的老於世故者操控的話,社會就永遠不會進步,自由民主法治就不會建立起來。昂山素姬、哈維爾、馬丁.路德.金、曼德拉等都在年輕時就開始了他們的反抗運動,中間有許多人退出了,但他們堅持,於是帶來社會進步。
歷史上從來的反抗者,必然是沒有三大關係包袱的年輕人。年輕的抗爭者無論他們多麼錯誤,無論體制的高牆多麼正確,我永遠相信為社會爭取民主人權正義的年輕人,永遠相信一個社會如果連年輕人都趨於保守,那就等於敲響我們這個城市的喪鐘。
在社會中翻滾幾十年的中、老年人,能夠堅守初衷、保住光明篤實心思者,他們的容貌會顯出弘一法師所指的「正大老成」;沉迷享受醬缸滋味者,就露出一臉奸惡毒。相由心生也。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