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籽:玩物達人】
人人都用手機聽歌,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懂近年流行的Hi-Res高清音樂格式是甚麼。先不說音樂檔案的格式繁複,又flac又wav,新手真的不會懂,音樂播放硬件也五花八門。幸好,市面上除了各種發燒友音響,也有裝置能簡簡單單就幫手機加強播歌音效。例如這支外形酷似藍牙咪的ProStereo D1,既是DAC耳擴又能用藍牙無線連接手機,將耳機插入D1就可將耳機無線化之餘還可變靚聲,一舉兩得又算簡單易用,音響白癡也可試玩D1使手機高清聽歌。
這支D1主要有兩個玩法,它搭載 AKM AK4376A DAC及耳擴晶片,支援 24bit/96kHz PCM訊號的USB Audio Class 1.0功能,頂部有3.5mm插口接駁耳機,底部的USB Type-C連接電腦或手機,就可以當作USB DAC耳擴使用,加強播歌音效。第二個玩法是用藍牙無線接駁手機,配備自家SRC取樣率轉換功能,可升頻至32bit/384kHz訊號輸出。
有線用法對應24bit Hi Res音檔,主攻音樂發燒友。對於音響白癡來說,無線聽歌升頻功能更吸引,聽串流音樂Spotify也可大幅提升音質。不懂這些規格不緊要,我們用Spotify聽歌做例子,比較音檔質素多是用bitrate,Spotify最高「極致」音質用的是320kbps,CD格式的歌大約為1,141kbps,而D1所說的升頻高清32bit/384kHz訊號,轉換成bitrate已超過20,000kbps。雖然不是原生高清檔案,但數字上升數十倍,聽感分別應該很大。
實試藍牙聽歌 升頻差別不大
兩位測試員蒙眼實試,先後分別聽三種組合:手機直出耳機、藍牙接駁D1後輸出、藍牙接駁D1並開啟升頻功能。兩位測試員都能聽出分別。未開啟音頻功能前,D1輸出和手機直出已有很大分別,音場明顯較為廣闊,人聲現場感較強。反而升頻功能開啟後,差別較少,主要是在於樂器的細節表現,例如鼓聲的層次感比較分明,反應也較快。
整體而言,雖然細節位仍然未及用原生Hi-Res音檔,但以串流音樂配合D1的效果已算大有驚喜, 而且D1本身附送的耳機水準在音效和隔音兩方面也有不俗水準,$1,588已經可以做齊DAC和藍牙無線升頻,再加上外形輕巧討好,因此適合音響新手和重視便攜性的用家使用。
音響教室:DAC是甚麼?
DAC,有些人會簡稱為「解碼器」,全寫是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正確名字應為數碼類比轉換器。簡單來說,「數碼」格式只儲存音頻訊號,「數碼」音檔要經過DAC轉換成「類比」聲音,才是我們耳朵聽到的音樂。其實所有現代播放數碼音樂檔案的裝置,包括手機都有DAC,但規格不會太高。DAC對音質的影響很大,以手機聽歌為例,直接插耳機聽歌,或者接駁外置DAC聽歌,音色會有明顯不同。
目前的DAC晶片多兼具耳擴功能。顧明思義,耳擴作用是用於將音樂訊號的輸出擴大放大,使推動力更大,部份高價耳機因為阻抗較高,電壓不足無法充份推動,就需用到耳擴。總括DAC耳擴產品的功能,主要是提升音質和加強推動力,而且不同的DAC晶片都有各自的調音,除了追求高音質的提升,音響發燒友也會撰擇適合自己聽的音色。
藍牙無線音響大熱
除了DAC玩無線,近年其他無線音響技術也有新提升。藍牙耳機近年玩高清化,除了Sony開發的LDAC藍牙解碼傳輸技術,另一款aptX傳輸技術也開始普及,兩種技術都對應24bit Hi Res高解像音訊,高清藍牙耳機會是一個新趨勢。
長氣快充藍牙喇叭
Philips的藍牙喇叭BT7900命名為Everplay系列,具長播之意,喇叭支援QC 3.0快速充電技術,比一般充電快三倍,充10分鐘可用80分鐘。喇叭的藍牙更支援30米長距離接駁,又內置天線及濾波器將雜訊減至最低。防水方面有IP57防護等級,可浸水1米長達30分鐘。音色上用了兩顆1.5”釹合金全音域驅動器及2塊2.25"被動式低音震膜,走重bass風格。
長氣MMCX掛頸藍牙耳機
掛頸式耳機NOISEZERO WX+用了上MMCX藍牙耳機線,雖然只對應aptX傳輸,未去到高清的aptX,但本身內置 Low Noise AMP / DAC低噪耳擴數碼模擬轉換器,容易驅動。另外特別追加了Enhanced Headphone Stereo Separation增闊音場技術,以中價入耳式耳機來說,實試聽感算是開揚。連續播放時間也高達14小時。
雙藍牙解碼
H2 Prostereo同時配備了aptX HD及LDAC兩種藍牙解碼技術,會自動配合智能裝置,揀選適合的解碼方式。例如Sony手機多用LDAC技術、LG手機用aptX HD。而兩者規格略有不同,aptX HD取樣率為24bit/48kHz,LDAC則是24bit/96kHz高解像音訊。H2亦有IPX4防水濺設計,以及「共享」功能,能將音樂分享給另一對H2。
記者:司徒港燊
攝影:張志孟
編輯:施明慧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