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業監管礙金融科技

分業監管礙金融科技

【本報訊】本港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以至英國、澳洲等地,監管機構均着手協助創新科技發展,例如設立「監管沙盒」,供當地金融機構使用。惟證監會對創新科技態度較保守,加上分業監管制度,亦令本港金融業實踐創新屢受阻。
所謂監管沙盒,即容許金融機構有限度實境測試新科技,從而了解現實有何風險及限制,再作檢討。「白老鼠」多為該企業員工、親朋等,即使發生事故不會視為違規,創科界普遍認同助力最大。動作最快的要數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早在2014年起籌備、去年5月推出沙盒,供從事金融創新的公司申請,不必先申請牌照。新加坡一個月後推出,因當地實行混業監管,銀行、保險、證券機構均可享用沙盒,澳洲亦已實行。港版沙盒去年由金管局推行,故只限於銀行。
證券業爭取多時的網上開戶程序,去年10月有進展,不過仍須透過內地、香港認可的電子證書核實客戶資料等,至於銀行業已採用多時的生物特徵,證監會仍不傾向新客戶開戶時使用,而且仍未有基金銷售渠道從銀行、券商擴至互聯網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