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吸引高增長的新經濟企業上市,港交所(388)建議設立「創新板」,諮詢期月中結束。從事新經濟的初創企業擔心上市反而窒礙發展、天使投資者亦憂慮本港市場審批架構過於傳統,未能理解新經濟潛力。香港能否迎來新經濟企業落戶,仍未可知。
TNG行政總裁江慶恩早前受訪時,認同創新板為不少初創企業開啟上市方便之門,但考慮上市時,企業亦計算市場流動性、估值等,例如香港投資者「習慣」上市公司市盈率15倍左右,但其他市場會理解以未來增長計算公司價值,或影響企業估值。
GoGoVan財務總監何潤達亦認為,創新板對在本地已闖出名堂的初創企業有吸引力,以免越洋到美國上市,反而須重新推廣公司。但他憂慮上市後合規成本、小股東期望等會拖慢企業決策。
初創企業上市,很多時是上市前投資者退出套現的機會。由天使投資者組成的創業投資者聯盟建議,應由熟悉科技趨勢的專才加入審批新股的機構,才可識別真正具潛力、增長的上市申請,而非以傳統思維、單憑公司財務表現判斷。
港交所統計顯示,過往十年新經濟企業只佔本港股市3%市值,若不計算騰訊(700)在內,更低至1%,遠遠低於美國納斯達克(60%)、紐約交易所(47%)、倫敦交易所(14%)、深圳交易所(12%)等主要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