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講宋徽宗築艮嶽求嗣,今周講同是宋徽宗宣和年間的國寶「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描繪出當時汴京的情況,一般人會站在研究北宋文化角度來欣賞,筆者則會站在風水角度來印證古人的風水理論。
例如「清明上河圖」有大量街景,街道兩邊店鋪林立,行人如鯽,有驢車牛車穿梭送貨,同今時今日香港鬧市幾乎一樣,僅由客貨車代替驢車牛車;而著名「虹橋」上的排擋及占卜相士檔口,同今日香港各區的排檔及廟街睇相檔幾乎一模一樣;可見雖隔千年,城市的商業活動依然無大改變,「水為財祿」、「人流即財」、「水道縱橫或道路縱橫」之地大利商業等獲千年印證仍然有效。
其次,「清明上河圖」中「虹橋」,橋上及橋兩端部份擠得水水洩不通,比其他街道更為繁忙,皆因是汴河兩岸必經之路,亦證風水盛衰與道路闊窄無關,與交通要通樞杻有關。
其三,當時汴京的店鋪門面屬全開放式(無門),以向街的一面為「向」屬無可置疑,旁證現代有風水師替店鋪開斜門改向,實屬無荒謬無理。
其四,「清明上河圖」提供很多宋代城市的建築,包括城樓城門城牆、屋宇、地舖、樓上舖的模樣等,資料非常寶貴,皆因古人的風水理論須配合古代的建築,現代人學風水,學古人風水口訣而不學中國建築史,往往難以理解,更遑論運用呢?
琛明大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