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空機構轟魏橋淪母企提款機

沽空機構轟魏橋淪母企提款機

【本報訊】沽空機構Emerson Analytics再狙擊同為中國宏橋(1378)大股東張士平旗下的魏橋紡織(2698),指魏橋沒有股東授權下,向控股公司作出近5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大額借貸,多年來淪為張士平家族的「秘密提款機」。有會計界人士指,上市公司借錢給控股公司的做法罕見。若魏橋沒有合理商業理由解釋該交易,難免令人質疑其企業管治水平。

動用信貸 再借予母企

魏橋2016年報披露,去年該公司動用其銀行信貸,再將貸款金額借予控股公司魏橋創業作短期融資,涉資高達47.72億元。及後控股公司還款18.45億元,其餘則到今年4月才還清。
另外,魏橋創業去年向上市公司的戶口轉移38億元,但上市公司兩個工作天後,將款項又轉回母企的戶口。魏橋解釋,此舉是為了使控股公司符合銀行規定。該款項是無抵押及不計息。
Emerson質疑,魏橋多年來於現金及銀行存款餘額方面誇大金額,而控股股東一直掠奪魏橋紡織龐大的現金。根據上市規則,但凡關連交易均須披露及予股東批准,而魏橋從未就上述交易作任何披露,亦未在股東會上提出批准。
魏橋午後發公告,稱有關交易已經在2016年財務報告作出恰當披露,公司會就與母企的過往資金交易,在魏橋的特別股東大會上尋求獨立股東的追認和批准。該公司正在準備關於過往資金交易的相關公告及通函。魏橋昨日最多跌6.5%,收報4.3元,跌5.9%。
Emerson又炮轟港交所(388),指對其失望,認為未有盡責任維護香港金融市場的誠信,反而任由造假公司提出荒謬的藉口,又指若港交所只為了公司盡快復牌,以賺取更多交易徵費,只會令造假公司變本加厲。
有會計人士指,控股公司利用上市公司向銀行借錢,會損害上市公司的獨立性,尤其魏橋不是從事借貸業務,認為公司要解釋借錢予母企有甚麼好處,「如果母企還唔到錢咁點算?上市公司小股東要承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