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保險從網絡聚集群眾攻手機汽車等產險

P2P保險從網絡聚集群眾
攻手機汽車等產險

【本報訊】環球各國均有P2P保險出現,當中較為知名的如德國Friendsurance,保費從網絡群體滙集,以賠償小額損失,例如手機、相機、汽車等,若果沒有理賠,每年最多發還40%保費,而大額賠償則會要求保險公司協助承保。

此外,不少P2P保險亦填補傳統保險公司未能打入的缺口,例如荷蘭Broodfonds,為網絡自僱專業人士群體創建保障池,保障患病成員,不過賠償上限取決於每月繳納的金額。

中國同聚寶的保障則較為獨特,根據瑞士再保資料,同聚寶為特定事件作出賠償,例如離婚、喪子、遷移至新城市工作提供保障,而理賠支付則取決於保險類型及成員繳款。

P2P保險與多年前出現的互助保險社(Mutual Insurance)相近,例如一群農夫或漁夫因應職業相近,風險相近,從而籌錢成立互助保險社,與保險公司不同的是,漁夫既是投保人,亦是該社股東,故此該社的精算師、營運人員亦由這批股東任命,而保費投資獲得的分紅,亦是發還予投保人。

不過P2P保險公司只是負責集合參與者,而參與者仍只是投保人,並未有股東身份,是為與互助保險社最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