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與台灣教育部簽訂合作學者:中華文明最好的保留地

UCLA與台灣教育部簽訂合作
學者:中華文明最好的保留地

為了加強台灣的國際影響力以及文化間的交流,台灣教育部在過去幾年裏不斷與世界知名大學簽署「台灣研究講座」;而周一(21日)洛杉磯經文處也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續簽合作計劃,希望透過不同層面的交流,讓大家看見台灣的軟實力。

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

「台灣學生給我的印象是非常的用功,而且眼光很長遠。畢竟身為國際學生,他們很具有國際視野」。說到對台灣學生的印象,UCLA人文學院院長史嘉柏(David Schaberg)滿是讚譽。他表示,相較於許多國際學生來說,台灣的孩子們非常勤奮,而且往往十分清楚自己赴國外求學的目標,也因此在學術上常有卓越的表現。

史嘉柏更強調,台灣人對UCLA的影響力更是無所不在,「不僅只是學生,甚至校友、家長、老師、或是研究人員等,他們(台灣人)對於本校的貢獻都很大」。也因為這樣的淵源,史嘉柏始終認為,UCLA應該要盡一切的辦法與努力,來強化與台灣之間的關係。「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幫助我們加深這樣的關係」。

而UCLA亞太中心主任周敏也十分肯定史嘉柏的說法,「台灣學子對世界和平、經濟、以及文化都非常有責任心與使命感。這一點,我覺得是美國學生和中國學生都可以學習的」。周敏表示,中華文明具有幾千年的歷史,對於學術領域來說是十分珍貴的瑰寶。「而中國文化弘揚的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台灣以及新加坡這些海外之地」。

因為這樣的原因,周敏認為台灣學者對於發揚中華文化,絕對會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今年度開始,UCLA也將增加並強化目前與台灣有關的課程,「像是台灣移民、台灣全球化、以及台灣在全球華商扮演角色等等課程,都會加入我們的課程之中」。她也希望,這樣的交流與計劃能夠長久的經營下去,因為對雙方來說都很有幫助。

洛杉磯經文處副處長王秉慎對於能與UCLA再次簽署「台灣研究講座」計劃,也感到很興奮。他強調,從2014年第一次與UCLA簽署計劃以來,雙方都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成果;「除了學校增加了多樣性的課程之外,兩邊的學者也透過不同的交換互訪,讓兩地的學術圈都能更加拓展視野」。

目前UCLA預計將從人文、藝術、歷史等議題下手,慢慢增加大家對台灣的興趣與認識。年輕時曾到台灣留學3年的史嘉柏強調,放眼全球,目前「最具有文化創造力的地方就在亞洲」。他認為,對於UCLA來說,若是能夠從台灣學生以及學者身上吸收到這些文化創造力,也是個很重要的議題。而除了學術之外,史嘉柏也說自己當年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與台灣人之間的互動,「台灣人民的友善與溫暖,對我來說就是最重要與寶貴的經驗,我希望大家都能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