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廣場料有限度開放 最快10月宣佈

公民廣場料有限度開放 最快10月宣佈

【本報訊】「雙學三子」身陷囹圄之時,被三子賦予政治意義的公民廣場卻重開在即。一直傾向重開政府總部東翼前地(俗稱公民廣場)的特首林鄭月娥,月初曾指3個月內就重開作決定。消息指林鄭或在10月中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或之前宣佈決定,但考慮到管理問題,料只作有限度開放,例如每日僅開放特定時段,同時未必會拆走圍着廣場的鐵欄。

傳林鄭拒拆走鐵欄

港府曾承諾原則上24小時開放予公眾使用的公民廣場,於2014年7月中開始興建鐵欄,其後經歷過重奪公民廣場一役,此後成為民眾不能涉足的禁地。直至今年初林鄭角逐特首表態考慮重開,月初更設下3個月內作決定的時限。
消息透露,林鄭最快10月中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或之前,宣佈重開廣場的決定,據知政府從管理角度考慮,重開後亦只在日間至晚上特定時間開放,避免有人在廣場「過夜」,認為開放特定時段已足夠讓市民到場請願、示威等;亦因有時限性,傾向不拆走已豎立3年多的鐵欄。
有份提倡重開廣場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指,目前關閉了的廣場「唔係咁好睇亦都唔方便」,甚至影響了政府威嚴,他贊成開放特定時段,指有人到政總表達意見亦應有合理時間,舉例指:「凌晨3點嚟,其實政府收晒工,或者其實都冇人喺度嘅時候,佢(請願人)都係冇嘢可以真係表達得到」。
但他對應否拆走鐵欄持開放態度,認為可由當局按保安和管理需要決定,以舊政府總部西翼都有圍欄解釋,「就算佢(政府)開放咗(公民廣場),未必將個圍欄拆嘅時候,其實都比過去嘅(舊政總)西翼方便咗」。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批評僅開放特定時間及不拆走鐵欄是「開啲唔開啲」的做法,倒不如撇脫一點全面開放。他指該鐵欄是前特首梁振英時代所建,「如果你(林鄭)真係想同梁振英任內告別,同梁振英呢種暴政切割,就將佢起嘅嘢即刻攞走」。
楊又認為,「方便管理」只是藉口,因一旦有人在廣場留守,當局大可要求警方清場,「如果政府真係咁睇唔過眼,如果民意真係認為佢哋係唔應該咁做,第一,市民自然會走,第二,政府真係要做到,使乜靠呢個圍欄?」
■記者呂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