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職業籃球是黑人球星主宰的世界,因此難免與當前美國越漸緊張的種族爭議連上關係。上星期美國的白人右翼群眾,包括三K黨及新納粹分子等極端團體在夏洛特維爾集會示威,結果爆發血腥,白人極端分子駕車高速撞入自由派的反示威群眾之間造成死傷,一時全國嘩然;而總統特朗普竟沒有明確譴責極端右翼,而以「各打五十大板」的措辭評論事件,就更火上加油及惹來群起指摘,當中一個最激烈指控特朗普的名人,正是NBA大帝勒邦占士(圖)。
占士直指特朗普「令仇恨再次興旺」,可說毫不留情。大帝其實也不是「忽然政治」,之前因為黑人頻頻無辜被警察槍殺而掀起的「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他與安東尼、基斯保羅和獲迪幾個球壇好兄弟就走到最前線宣揚。而同一星期譴責總統的也不只占士一個超級球星,杜蘭特亦表明絕不會以應屆NBA冠軍身份去白宮見特朗普,以抗議特朗普助長白人優越主義者的氣焰。
今日職業球星所掌握的權力比從前更大,占士與杜蘭特等站上了這個地位,而他們從前都在貧困和危險的環境長大,自然自覺要為黑人同胞的安全和權利發聲。
雖然大膽去碰政治議題,但以兩人目前的頂尖實力和球壇裏的影響力,並不必擔心會有甚麼後果。不過如果是實力沒那麼超卓的球員,待遇則未必一樣。好像NFL美式足球四分衞卡佩涅(Colin Kaepernick),也因為「Black Lives Matter」在賽前奏國歌時不肯起立並以半跪抗議,因此受到注目,結果他在休季後成為自由身,至今半年卻仍未得到任何新球隊招手。NFL眾球隊自然堅持沒有人僱用卡佩涅純粹只因為實力考量,但許多人都看出這與他的政治立場有關,是受到球圈的聯手杯葛。現時卡佩涅雖得到黑人政治團體支持,但看來其職業生涯已因政治表態而犧牲。文:喬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