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亭分階段施工欠諮詢

收費亭分階段施工欠諮詢

【本報訊】青嶼幹線昨大塞車,外界歸咎政府在未完成所有收費亭加裝工程前便急推雙向收費,本報翻查資料更發現當局最初預計收費亭工程於2015年中完工,當局解釋分階段施工是為免釀成交通意外,而延至今年底完工則是配合港珠澳大橋工程。但有離島及荃灣區議員批評當局無將收費亭分階段開放的方案諮詢區議會,僅提交傳閱文件,車流量數據亦欠奉,批評當局欠諮詢。

青嶼幹線昨實施雙向收費,但只開放部份收費亭導致大塞車。梁瑞帆攝

為配合港珠澳橋延遲工程

翻查資料,運房局2013年5月就更改收費模式所需的設施更新諮詢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同年6月獲財委會撥款。文件指局方建議開立一筆8,130萬元的承擔額,更換青馬管制區大嶼山和馬灣繳費廣場人手收費行車線繳費系統、在繳費廣場往機場方向的行車線安裝自動繳費系統,及重建和更換繳費廣場收費亭等。
文件提及工程是配合港珠澳大橋工程而設,預計2014年10月招標,2015年12月完成安裝收費亭等設備,去年4月完成試行運作及轉換系統,去年8月則完成重建繳費廣場往機場方向的交通設備,但隻字未提工程需分階段進行。
當局亦未有就工程細節諮詢離島或荃灣區議會,至今年7月、即新收費實施約一個月前才向葵青、離島及荃灣區議會提交傳閱文件,提及在實施雙向收費後,收費廣場機場方向的5條繳費通道會封閉進行工程,至今年9至12月才完工,而8至12月期間僅得6條繳費通道運作。
運輸署解釋當局一直計劃分階段開放收費亭,工程延至今年才完成是為配合港珠澳大橋預計年底可具備通車條件,而2013年的評估則基於當時估計大橋於2016年底落成。
荃灣區議員譚凱邦指近年區議會無討論過有關收費方式改變的具體安排,即使當局有具體措施後亦僅於今年7月以傳閱文件方式告知區會,根本無機會討論,「如果文件交代得全面啲,或者有議員會意識到得6個收費站根本唔夠」,他又指連具體交通流量數據都欠奉。離島區議員鄧家彪指區議會從未討論有關雙向收費的具體工程安排,認為有需要諮詢區議會及運輸業界,「你單車比賽封路都諮詢區議會啦,點解呢樣唔做諮詢?」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