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通11月推QR Code交易 免讀卡機 手機按價錢掃瞄付款

八達通11月推QR Code交易 
免讀卡機 手機按價錢掃瞄付款

【Fintech系列報道】

八達通快速感應、儲值式支付系統,全球曾視之為突破,惟近年常被批評落後,踏入20周年在即,八達通行政總裁張耀堂接受專訪時為「落後論」抱不平,指20年前已採用的近場通訊(NFC)技術,近年才被納入成手機標準裝置,11月八達通更正式展開新一章,推出二維碼(QR Code)支付技術。
記者:周家誠 陳洛嘉

張耀堂指,坊間常稱八達通已被超越,實際上其NFC技術屬目前最可靠的技術,尤其是每個讀卡器屬非連線獨立系統,與現時銀行電腦中央處理交易不同,不會出現全線停頓問題,僅會個別壞機。
所謂NFC,即以近距離無線通訊形式,進行雙向資料傳輸。張稱20年前NFC屬最新系統,電話近幾年才視NFC為標準功能,所以不存在八達通落後,現時Apple Pay、Samsung Pay同樣採用NFC。此外,八達通成功打入本港交通及零售市場,屬國際罕有,「有城市交通好成功,但零售發展唔夠快」。

八達通面世近20年,大大改變港人支付習慣。 資料圖片

正向小店推銷

他稱世界主流支付科技有6項,包括接觸式磁帶或晶片、NFC卡、內置NFC Sim卡、二維碼、線上支付、個人對個人(P2P)轉賬,「八達通到今年尾,6款做咗5款,科技已齊全,但普及度比起內地一定慢啲,所以要加快。」
微信支付近年覆蓋內地人生活衣食住行,其支付方式以二維碼為主,張耀堂指香港應用二維碼較慢,需急起直追,將會試行透過八達通應用程式進行二維碼支付,11月正式採用,八達通現正向小店推銷,「逐間揼,真係有血有肉,有啲唔係好想做,因為每日交易銀碼好細」。
張耀堂指二維碼支付效益更高,商家毋須買入八達通讀卡機,只要貼出一塊二維碼,與店主電話收款系統相連。交易前,用家先在手機上按價錢,再掃瞄商家的二維碼,即完成付款,資金將會轉入店主手機,「不過商業條款要傾,例如結算及合理交易費用。」但未有詳述。與八達通卡不同,客人透過二維碼交易前,須設立交易指令,速度較慢,「唔係個個人咁合作,整好晒價錢,排隊一到就掃瞄,可能仲講緊電話、打緊機。」故講求速度及效率的公共交通工具難以應用二維碼。
本港有儲值支付工具同樣採用二維碼,正是外傭最愛的TNG,不過市佔率尚低,對此張耀堂未有評論,僅說八達通本身相當成功,若要求用家轉用其他模式,效果未必好,但希望八達通品牌讓人較有信心。
下一個20年,張耀堂希望支付科技能夠做到無現金及包容性高,令所有人都能使用。至於八達通會否上市,張耀堂指須由股東決定。」

【報販及的士業界意見】

全港報販大聯盟主席廖社青:「幾十年習慣現金交收,如果(八達通二維碼)帶動到生意,就會考慮使用,如果純粹只係改變付款形式,就冇幫助。當初用TNG係因為唔需要額外成本,佢哋一毫子都唔收。」

廖社青

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會長吳坤成:「早年同過八達通公司傾,當初設立時收手續費5至6%,後期由於多人用,手續費減到3%,但都係唔着數,同埋司機唔鍾意用,因為冇咗tips。不過的士唔收信用卡、電子錢包,我覺得競爭力唔夠,應該由車隊開始做先,係有商機。」

吳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