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護士分派往病房工作,但多集中在內科與骨科,分派到兒科(圖)則較罕有。我自小在家照顧弟妹,沖奶餵食一腳踢,學護畢業後,覺得申請入兒科也是不錯的選擇。
幸運地我可以被派往兒科工作,但原來並不如想像般「順風順水」。上班不久就被一名病童家長投訴我「粗手粗腳」。上司了解後,沒有覺得任何不妥,反而自己認真思考後,認為病人家長的投訴其實也不無道理,照顧工作確是不能給人「粗手粗腳」的觀感。
公院男護士趨增
其實,部份同事也曾私下跟我說,平常說話時不要太「粗聲粗氣」。心裏有一些挫折的感覺,但不能放棄。我開始改變自己,對自己說要變得溫柔一點,之後也沒有再收到投訴。
在病房,有些病童會較喜歡與「大哥哥」一起玩,病房有姐姐與哥哥總會熱鬧一點,我不會照顧一些較年長的女病童,但照顧其他病童的時候不會有難度。
近年公立醫院男護士的數目有增加趨勢,男女護士在專業的知識方面,不會有任何差異,照顧病人亦不會有很大的分別。我被投訴的故事已發生在多年前,今時今日,相信已很少病人家屬會投訴男護士「粗手粗腳」,但始終相比外國,市民在個別專科仍然不太接受男護士,例如婦產科,傳統觀念也無可厚非,希望假以時日,這些專科也會見到男護士。
撰文:瑪麗醫院兒科護士布志成
逢周一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