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有三種監獄:一是肉身的,即陷於囹圄;二是思想的,即囿於聞見;三是精神的,即拘於我執。現在只講第二、三種。
東北案十三人判囚,雙學三子入獄,兩事消息一傳出,我臉書上即哀鴻遍野。內子的臉書不同,由於她只加現實中認識的朋友和同事,臉友的政治立場分佈,不受演算法影響,較近現實。在她大約百二個臉友中,只有兩人貼抗爭者的新聞,皆表同情,換言之,不足百分之二的人覺得那是一回事。臉書我玩了(或玩了我)十年,老早明白「你的臉書如何,你的世界亦必如何」,但從未體驗「前互聯網生活」的青年,可曾質疑這個催生水仙花情結的世界?提出這些問題,是因為看到周永康在「陳情書」說,自己雖未能改變反對他的市民,但相信終有一天,會讓他們打開心窗,見到「真實存在的世界的另一面」。但怎打開?怎看見?
臉書那種按你口味供應資訊的演算法,固能令你跟立場相反的人老死不相往來,但歸根究底演算法體現的,還是人性,而人性往往偏狹、執着、狂妄、無知,從沒中外之分、黃藍之別。要喚醒人,自己得先清醒,但我真的虛心了解異己者想法嗎?可曾扮演devil's advocate,從截然不同的角度,左右互搏?藍絲臉書的留言,我冒死看了,三子判囚的新聞下,過萬點讚,「判得太輕」、「小鳳姐」此起彼落。周永康說他在獄中仍很「自由」,此話頗「禪」,但如果他是認真的,我想忠告一句:要得到精神的自由,務必放下自我。如何放下?耐心看那些祝賀你入獄的留言,不管覺得多可笑,試着從他們的角度粉碎我執,然後,又從相反角度質疑那個代入他們的自己,如是者螺旋型上升。對,這樣做很不正常,但正常人不是在睡覺嗎?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突破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