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左毒深入骨髓,傳媒自我審查嚴格,最濫用的一個罪名叫做「種族歧視」。譬如外來人口大批湧入,德國傳媒一律不許用「移民」,只許以「難民」相稱,強調他們的弱勢和困境,以顯示本國收容政策之「偉大光榮正確」。
英格蘭北部的羅德咸「亞裔幫派」有組織強姦少女和兒童的罪案,已經是二十年左右的常態,受害人過千,一干強姦犯直到去年才入罪判刑。
但到底是甚麼亞裔?華人?韓國人?日本人?不,英國所謂亞裔,泛指印度和巴基斯坦裔人。
英國傳媒也一直遮遮掩掩,不敢講真話,同樣道理,警方生怕涉及「種族歧視」,冒犯「文化多元」,不敢插手,導致這群罪犯橫行多年。
接二連三,紐卡素也出現同類「少數族裔幫派」強姦黨,也終於落網,少數傳媒終於膽敢直接揭露這群罪犯的身份,指明他們是來自南亞及中東的穆斯林;甚至連工黨的女性平等機會的影子大臣Sarah Champion也忍不住撰文直斥「英國巴裔強姦白種少女」。即使身為女性兼左派,有兩道護身符加持,也頂不住左毒的壓力,工黨其他議員紛紛批評她「開壞頭」,她也只好承認自己「用詞不當」,宣布辭職。
即使其中一個罪犯咆哮「白種少女都是垃圾」的證詞,也不能喚醒這群罪惡而偽善的左膠,依然不肯承認這等強姦罪案和種族背景有關,一個非洲裔工黨女議員聲稱,不可以將罪案和種族掛勾,否則其他種族的強姦犯會利用偏見犯案,置其他少女於危險。
左膠的「文化多元」,不但高於女性和兒童的權益,也高於司法,高於做人的基本良知。為了維護「文化多元」這個可笑的「理想」,這種人認為可以付出一些「適當」的犧牲,譬如年幼無知的少女和兒童,由他們犧牲小我,去保全「文化多元」的大我。
西方傳媒視「種族歧視」為洪水猛獸,當然是始於希特拉殘酷屠猶的噩夢,以至德國戰後洗心革面,到了要和本國傳統文化歇斯底里切割的地步。左派左到極致,就是消滅文化和國界,「文化多元」正是此意,最終必將拋棄傳統文化。良知的底線,因為「各國文化」都有其特殊意義,彼此地位平等,包括男尊女卑,強姦婦女,榮譽謀殺等等。
這種左的實驗,一百多年前,在中國已經發生過了,從「打倒孔家店」開始,中國人徹底拋棄了本國傳統文化,每一個中國人都只知工作、消費、炒樓,左膠的「文化多元」天堂,其實早在中國,只是後來變了個樣,一切當然說來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