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區古蹟房子多市議會修例禁改建豪宅壞景觀

華人區古蹟房子多
市議會修例禁改建豪宅壞景觀

近年洛杉磯東邊的阿卡迪亞市(Arcadia)、聖蓋博市(San Gabriel)甚至沃爾納特(Walnut)愈來愈多華人聚居,不少華人買下老舊房子後,改建成幾千呎巨型豪宅,引起當地老居民不滿,認為破壞了城市風貌;聖蓋博市於2015年訂的豪宅禁建令亦即將於10月失效,聖蓋博市華裔議員廖欽和覺得,拆掉再蓋新房子不難,但要重新建歷史小屋子就不容易,所以要保留有價值的古蹟及城市風貌。
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

「大概是3年多之前,在聖蓋博市鄰近城市阿卡迪亞先開始,因當地住宅較多,地皮亦較大,所以可按照地的大小蓋新房子,尤其是中國過來的新移民,他們喜歡五六千呎的豪宅,當地主流人士在那邊住了很久,他們就不習慣,覺得整條街的景貌被破壞了,由當時開始就有反豪宅開發,並影響到附近城市。」廖欽和表示。

由於聖蓋博市是古城,1771年西班牙人來到加州時,就先在聖蓋博市蓋教堂,因此聖市比洛杉磯市歷史更悠久,不少房子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興建,居民都想保留歷史小鎮的風貌。近幾年聖蓋博市北邊多建了新式大房子令居民不滿,於是2015年就訂下臨時豪宅禁建令,禁止完全拆掉R1地區的房子及平房加建二樓。但禁令將於今年10月失效,所以市議會最近在討論如何規範及阻攔巨型豪宅。

廖欽和覺得,要視乎地段或街道去決定能否改建豪宅,有些街道都是歐式小房子,的確是有建築特色,貿貿然在中間建個兩層大房子就會很突兀,但如果在聖市南邊的街道就有各種各樣的房子及公寓,要蓋新屋子就沒這麼大問題,而人口較多的新移民家庭需要大房子,就不要勉強在不適合的地點改建了。

除了豪宅禁建令外,最近聖蓋博市亦首讀通過歷史古蹟文化遺蹟保留法案,新法令規定1972年前蓋的房子就算是古蹟。廖欽和指,一旦鑑定房子為古蹟,居民就更加不能隨意改建,就算門窗壞了也要用回原裝,將會花費不菲,若要重建也要經過歷史古蹟委員會審評。

雖然聖市對房屋規管愈來愈多,但是無礙樓價繼續攀升。根據房地產網頁Zillow數據,由2015年10月豪宅禁建令實施,聖市的平均樓價由67.7萬美元(約528萬港元),至到今年6月底的平均樓價已經升至75萬美元(約585萬港元),累積升幅逾一成,平均呎價已超過500美元(約3,900港元)每平方呎,所以廖欽和認為規管對樓價影響不大,仍然有很多人想在聖市置業。

聖市規劃委員會亦釋出14項設計法規讓民眾討論,包括兩層樓住家的高度以17呎為上限;二樓的面積必須小於一樓;拆除老屋興建全新屋,或平房加建二樓,都須先舉行公聽會,讓鄰居們提供意見等。7月底聖市也舉辦了關於豪宅禁建令交流會,廖欽和表示可惜只有1個華人出席,「不參與也是麻煩,就是決定都是別人來幫你做,你自己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