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同屬反新界東北發展陣營的社運女將葉寶琳得悉法庭裁決後感傷心,她指東北發展存在種種不公義,村民多年來用盡各種渠道發聲,惟政府不聞不問,以非暴力和平方式闖入立法會阻止撥款只是無奈之舉。法庭重判顯示此路不通,她稱社運界要重新評估行動風險,但對爭取土地正義運動絕不放棄。
須重新評估法律風險
葉寶琳因涉2014年6月6日闖入立法會大堂示威,圖阻財委會通過東北發展前期工程撥款,早前被裁定違反立法會行政指令罪成,判囚兩星期,現正保釋等候上訴。她對於戰友遭改判囚,多番表示很傷心,亦為戰友抱不平,「佢哋係非暴力和平行動倡議者,黃浩銘當時甚至主動阻止進一步暴力事件發生,被笑係村長,但結果都係判囚,判刑過重」。葉希望社會清楚知道,13人一直是為被忽略的東北居民發聲。她承認法庭對社運人士的判刑不斷加重,所有針對當權者的行動都遭受打壓,社運界要重新評估法律風險。但她形容爭取土地正義的運動未陷入絕路,如有人繼續推動耕種及社區導賞團,絕不會放棄。
受發展計劃影響的馬屎埔村村民區晞旻指,當權者的不公義及濫用制度暴力數之不盡,村民曾透過遊行、示威、集會、公聽會、申訴、找議員等方式反對發展,但不獲尊重。她形容13名被判囚的社運人士「都係好善良嘅人,都係為公義發聲。佢哋好堅定、永遠企喺弱勢一邊」。工黨立會議員張超雄稱,判監是制度暴力,是當權者對異見者的窮追猛打,質疑政權要打壓關心社會的年輕人。香港眾志羅冠聰亦指法庭的阻嚇刑罰,隨時窒礙年輕人爭取社會公義抱負。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