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要忽視持續乾咳及氣喘等不適,或只當作是普通傷風感冒,小心是患上特發性肺纖維化的警號,即使中年亦有機會患病。呼吸系統科醫生指出,此病成因未明,患者因肺部不斷結疤成蜂巢狀,導致肺功能急劇下降,確診3年已有一半病人離世,近年病發率亦有上升情況;一般可透過肺部復康運動及藥物治療減慢惡化,終極治療則要等候肺部移植。
記者:嚴敏慧
特發性肺纖近年的病發率有上升趨勢,估計每10萬人就有6.8至16.3人患此病,患者以55至75歲人士為主,推算本港約有350至500名病人。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郭孝聰表示,醫學界尚未能完全破解肺纖的成因,有研究顯示其病發與重複性肺泡損傷有關,而多種纖維化因子影響下,肺纖維細胞會不正常增生,最終變成纖維化疤痕組織。
患者的肺部細支氣管會擴大及受損,肺泡亦會變形,並會出現蜂窩狀的囊性空氣空間。由於肺泡間纖維化,大幅降低氣體交換,減少氧氣進入血液,導致病人出現持續氣喘,嚴重的話,靜止時也會感到呼吸困難,病人亦可能出現手指頭凸起及腫起的「杵狀指」。
死亡率極高 吸煙者惡化快
郭指吸煙或有胃酸倒流的患者肺纖情況會較急劇惡化,長遠會出現不同併發症,如肺部感染、肺功能喪失,甚至肺動脈高壓致中風及心臟衰竭。特發性肺纖死亡率極高,患者5年存活率只有兩成多,較血癌、淋巴癌及大腸癌等高。
肺纖經常被誤認為肺結核、哮喘、慢阻肺病及傷風感冒,郭指X光及電腦掃描檢查可清楚分辨,前者會見到肺有網紋陰影,後者則見明顯蜂巢形狀,患者肺底會有如撕開魔術貼的聲音,醫生因而能確診。
特發性肺纖維化會令肺功能下跌,一旦僅餘兩成肺功能,病人需要長時間「聞氧氣」。肺纖其他治療包括肺部康復運動、藥物治療等,但全為紓緩性,未能減慢肺纖惡化,肺移植為病人一個出路,但要等到合適屍肺甚難。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管理委員會成員兼藥劑師蘇曜華表示,去年3月在本港註冊的藥物「尼達尼布」,研究證實能減慢肺纖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約50%,並可減低急性發病率68%,副作用則為腹瀉。
國際特發性肺纖治療已建議使用此藥進行治療,惟現時藥物並非在醫管局藥物名冊內,病人需自費每月1.9萬元藥費,並非人人可以負擔。
基金推出3年期的藥物資助計劃,病人首年用藥5個月可獲一個月額外免費藥,第2年每用藥3個月獲一個月免費藥,第3年則每用藥兩個月獲一個月免費藥。申請人需為香港永久居民,獲公立醫院發出自費藥物處方,並經財政審查方可獲批。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