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行公佈7月份金融數據,當月廣義貨幣供應(M2)按年增長為9.2%(較6月增長跌0.2個百分點),續創歷史新低,亦是連續第6個月放緩,月內新增人民幣貸款為8,255億元(人民幣.下同),高於市場預期的8,000億元,惟較6月時的1.54萬億元為低。有分析員指,若剔除交稅季節令存款轉移因素,7月份M2實際應按月升一成,反映當局續以保穩定及去槓桿為首要政策目標。
海通國際股票研究執行董事陳昔典表示,7月份新增人幣貸款,與預測水平大致相符,反映去槓桿政策下市場流通性仍能保持,他估計今年內地全年貸款增長達13%。
當月M2增長降至9.2%低位,亦遜於市場預算的9.5%,但他認為去槓桿政策持續見效,M2已開始趨穩,無理由增幅長期下降,7月份放緩是因為1.16萬億元客戶存款,因交稅轉移至財政性存款列項,若不計此因素,相信7月份M2應按年增長約10%。而人行公佈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22萬億元,按年增加7,415億元,超過市場預測的1萬億元水平。
IMF上調內地GDP預測
另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日發表報告,將中國2018至2020年GDP年均增速降為6.4%,之前預測為6.0%,並預計到2022年,中國債務佔GDP比例將由現時的251%升至約300%。IMF呼籲中國進一步推動改革,降低金融風險,更多依靠市場力量決定滙率。
人民幣開市中間價,昨結束5連升,報每美元兌6.6689人幣,較前日跌88點子。傍晚8時,離岸價及在岸價,分別報6.6940及6.6778,單日貶0.06%及0.11%;每百港元兌85.57人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