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女籃的浪人生涯 - 喬靖夫

Tuesday:女籃的浪人生涯 - 喬靖夫

昨天剛剛在網上看到一段有趣的影片:WNBA華盛頓對印第安納的比賽因為場館漏水而延遲開球,兩隊女球員無聊下,索性在場中央隨音樂跳舞,還展開了一場街舞比賽。這場面令我深深感受到她們有多享受。
我的感覺所以這麼深,是因為知道她們背後賺多少。WNBA雖然是世上水準最高的女子職業籃球舞台,但薪酬與男子NBA球星相比卻差太遠,就算最頂尖球星,一個球季頂薪也只有約10萬美元,而最低薪的新人更賺不到四萬美元。薪酬偏低,當然主要是商業因素,WNBA營運至今已經到了第21個球季,但仍然難以向主流推廣,至今還在每年虧損中。
尚幸地球上打女子職業籃球的地方多的是。超過一半的WNBA球員在美國球季一結束,就忙不迭遠飛去海外繼續打球,其中俄羅斯是首選,還有意大利、土耳其以至亞洲都是她們的落腳地。
這些海外球隊付出的球酬遠勝WNBA球隊,特別是俄羅斯,好像塔拉絲(Diana Taurasi)這樣的WNBA名將,在俄國球隊UMMC葉卡捷琳堡的薪酬達到150萬美元,足足是在美國的15倍!這些海外女子籃球隊所以能付出這麼高的薪酬,原因各不同,有的如UMMC是由大企業供養,有的附屬於財力豐厚的男子職業足球隊之下,有的則受市政府資助,並非純商業原因。
故此,許多WNBA球員打球都是「年中無休」,好像上屆的MVP奧瑚美琪(Nneka Ogwumike),去年帶領洛杉磯火花捧得WNBA冠軍,不夠兩個星期就要匆匆飛去庫斯克的球隊報到,打完又回來美國再戰。有些女子球星因此半開玩笑地嘲諷NBA球星:「你們還要在球季中輪休嗎?我們可是打足一整年比賽,沒有休季的啊!看來女球員比男球員還要強韌呢!」
喬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