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台小巴亮相 可供輪椅上落

低地台小巴亮相 可供輪椅上落

【本報訊】由16座「長陣小巴」改裝為19座的小巴已投入服務,昨日再有全新型號的19座小巴及可供輪椅上落的低地台小巴亮相。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歡迎低地台小巴,並透露低地台小巴的審批程序正在進行中,希望盡快完成審批。低地台小巴成本近150萬元,比普通小巴貴一倍。

羅致光(右一)及陳帆(右二)與立會議員參觀低地台小巴。何頴賢攝

擬9月起行走醫院線

可供輪椅上落的低地台小巴由業界自資引入,計劃行走醫院線,進智公交行政總裁陳文俊預計首部低地台小巴於9月投入服務。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指低地台小巴投入服務後可方便輪椅人士及長者,希望日後業界能增設低地台小巴。陳帆表示,低地台小巴的審批程序正在進行中,希望盡快完成審批。低地台小巴成本近150萬元,比普通小巴貴一倍,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指,若勞福局要鼓勵業界引入更多低地台小巴,應資助小巴營運商。
由於小巴限載人數為19人,滿座後不能再上客,低地台小巴雖設有輪椅位,但若輪椅人士上車前已坐滿19人,輪椅人士便不能上車。劉國勳提出「19+1」的安排,即中途若已滿客,輪椅客仍可上車,希望運輪署能接納此安排,劉指會於立法會復會時提出。
另外,昨日亮相的全新型號19座小巴產自日本,陳文俊指新型號19座小巴額外增加一級中門梯級、座位上角增設扶手及有提示燈的落車鐘,方便有需要人士及長者上落,預計8月底投入服務。
■記者彭愷欣

低地台小巴設輪椅位,成本較普通小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