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MakerBay製造的GPS裝置,體積與牛油果相若,由蠟包裹,電力可維持個多月,若漂流位置收到衞星訊號,便會自動傳送訊息。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呼籲,若有人拾獲請交予基金會。
基金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育養海岸)楊松穎指,GPS裝置內置電話卡和衞星定位系統,若漂流至衞星網絡覆蓋範圍,會將訊息傳回香港,但若GPS漂流至公海則未必能發出訊號。
外殼由蠟製造
該裝置外殼由蠟製造,可自然分解,惟其包裹的電路板無法分解,故基金會將在可行情況下收回儀器,若有人於岸邊拾獲儀器,請歸還予基金會。
本港製造的海洋垃圾會漂流出海,影響其他地區,內地海洋垃圾「入侵」本港也常見。楊指,麻包袋、鬼網等體積較大的海洋垃圾無法被船隻雷達偵測,有可能纏着船隻摩打,影響航行安全,更會纏着海洋生物,令其窒息死亡。
海洋生物將垃圾吃下,進入食物鏈,最終影響人類健康。楊建議粵港兩地加強合作減少海洋垃圾,又促請港府訂立生產者責任制,做好源頭減廢。
■記者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