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上市的鐵貨(1029)在俄羅斯猶太自治州營運K&S礦場,K&S礦場距離猶太自治州比羅比詹約兩小時車程,據悉5年前礦場仍一片荒蕪,不過就現時所見,礦場設備漸見規模,而露天開採、分類加工等技術亦日趨成熟。鐵貨管理層表示,希望K&S礦場可於本年底達致接近全面產能,屆時全年可生產約320萬噸濕精礦粉。
K&S礦場出產65%含鐵量鐵精礦,而內地近年積極減排,鋼廠傾向使用較優質的鐵礦石煉鋼,令65%含鐵量鐵精礦較62%含鐵量鐵精礦有近兩成溢價。據悉,礦場去年投入運作,現時運行產能約60%,每日可生產約6,000噸鐵精粉。截至上月底,該礦場已累計出產超過100萬噸鐵精礦。
運輸成本將減半
至於未來發展,鐵貨首席財務官高丹稱,長達2.2公里、連接中俄的阿穆爾河大橋預期於明年開通,往中國的運輸成本將可減約一半,每噸運費可省約5美元。他又指希望可拓展其他亞洲客戶如韓國,但補充阿穆爾河大橋開通後,其主要客戶仍為中國。鐵貨上周五收報0.335元,跌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