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誠可貴,港樓價更高 - 林夕

生命誠可貴,港樓價更高 - 林夕

香港房價高得離奇,卻因此更離奇地救回一命?
這宗真人奇事值得一記。剛認識一有趣人物,曾患過抑鬱症,遇見我這焦慮症過來人,自然互相分擔也分享經驗,都說有些體驗不足為外人道。然而不說不說,則「沒事人」永遠不懂得怎麼跟「有事人」相處,有時也會好心做錯事,讓自信心不足的抑鬱症患者自覺沒人明白,自覺很無助,很低能,很沒用。
你會問,都憂鬱症了,還會有自信的病患者?有,我焦慮發作時,也沒有失去過自信,情緒甚至沒低落過。我這位朋友更是自信滿滿的。他是遭遇了一段不愉快經歷之後,才有抑鬱症徵狀,大概屬於血清素突發性降低一類,去看醫生吃藥,也不是一個月就變回「沒事人」的。
就在這吃藥爭取痊癒期,情緒起起伏伏之間,有次不知何來的膽量,竟然動了輕生念頭,若問他怎麼這樣想不開啊?他也一定答不上來,他的遭遇際遇遠遠不可能會讓他走近一步。
這奇怪飄渺荒誕念頭在他腦中閃一閃過,忽然就有另一個很實際、很貼地,甚至可以說很會計數的想法出現,自己跟自己說:一人做事一人當,租客不能連累屋主啊,樓價那麼貴,人家供樓不易,我死在這裏,就成凶宅,即使賣得出去租得出去,也會影響別人的理財規劃啊。
就這樣,頭腦被恐怖的樓價嚇得清醒過來,珍惜別人的資產,再而珍惜自己的生命。有人可能覺得是不是程序顛倒了,「死到臨頭」,竟然還想起他人物業貶值,才醒覺唔好去死?
係,生命誠可貴,港樓價更高。以我所見,一個會考慮到他人死活的人、會想到屋主怎麼再租出去這麼遠的人,很少真的會做出輕生傻事。還會為身邊人以至於陌生人着想,是不敢走這一步的,這本是常理,離奇只是因為樓價發癲,反讓人清醒,回到現實。
我跟這劫後餘生者再另有結論,若非無緣無故自律神經失常而導致情緒病,以性格而論,越是負責任越是所謂內疚,越容易憂鬱焦慮,什麼都無所謂什麼都不關他事,沒半點責任心的逍遙派,反而活得輕鬆滋潤,想他焦慮都難。太聰明的人很難快樂,我知道,太有肩膀的人易患情緒病,我相信,卻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