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有逾百個公共碼頭,不少因歷經風吹雨打而老化,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日在網誌透露,政府今年制訂了「改善碼頭計劃」,首階段包括約10個位於新界及離島的公共碼頭,包括荔枝窩碼頭及滘西村碼頭等,希望提升其結構安全和改善現有設施,方便市民經海路遊覽偏遠旅遊景點及地質公園等,亦可滿足村民和漁民作業的基本需要。
首階段包括10個碼頭
黃偉綸指發展局已成立「改善碼頭計劃委員會」,按公共安全、通往景點暢達度及地區訴求等檢視偏遠公共碼頭,初步敲定10個碼頭作首階段改善工程,包括荔枝窩碼頭、深涌碼頭、荔枝莊碼頭、東平洲公眾碼頭、糧船灣碼頭、滘西村碼頭、北角碼頭(離島區)、榕樹灣公眾碼頭、二澳碼頭及石仔灣碼頭,當局年中已作諮詢,正招標聘請顧問公司為項目進行技術研究,希望盡快完成工程。
黃稱,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早前視察西貢滘西村碼頭,發現僅得一個簡陋泊位,退潮時水深只有約一米令船隻難以停泊,而滘西村的洪聖古廟在每年洪聖誕均會舉行大型慶祝活動,加上該村位於地質公園西貢火山岩園區範圍內,有潛力發展綠色旅遊,故需進行改善。
荔枝窩則位於香港地質公園及印洲塘海岸公園範圍內,有一條逾300年歷史的客家圍村,該村推行復耕,若從陸路前往需步行一大段山路。現雖設街渡服務,但碼頭只有一個簡陋停泊位,退潮時水深不足,亦有必要進行改善。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