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有4個多月雙胞胎的她,到醫院檢查時證實羊膜穿了,只好留在醫院養胎,不幸最終流產。在流產過程中,護士一直陪伴她,助她度過人生最痛時刻。出院後她寄來一張卡,感謝我們在她最哀傷的時候陪伴在旁。在我們看來只是一般護理程序,但在她眼中卻會是一種關懷及支持。再者護士把她的一對胎兒悉心打扮,讓她作最後惜別,看見她的一雙寶貝猶如在甜睡中,令她沉重的心靈感到一點點輕省。
過了好幾天,在病房裏遇上她回來檢查,我特意與她傾談。她說,在家中不敢哭,因為不想丈夫難過,也害怕5歲的兒子傷心。她很擔心兒子,因有好幾個夜晚見到兒子在房間哭。聽到這裏,我拿了兩個天使吊飾和一張心意卡,叫她交給兒子,讓他在卡上寫上給弟妹的說話,若不懂得如何寫,亦可畫圖,也告訴兒子吊飾就如他的弟妹,像天使般那麼可愛,回到天堂去。
第二天,她對我說兒子收到兩個天使吊飾後很開心,還在心意卡上畫了圖畫。她感到兒子對失去弟妹已釋懷,自己也放下了心頭大石。哀傷輔導有時候只着重婦女和她丈夫的情緒,往往忽略了家中較年幼的孩童,以為他們年少無知,不懂世事,不會有太大影響。
專業的護士,帶着熱誠去照顧病人,陪伴她們走過哀傷是不容易。真由心、由真意的看待,她們必會感受到。
撰文:瑪嘉烈醫院婦產科病房經理冼惠霞
逢周一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