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千噸棕櫚硬脂襲港,多個泳灘受影響須封閉。政府表示,多個部門連日清理海上及沖上岸灘的棕櫚硬脂,截至昨午12時,從海上和泳灘合共收集約201噸棕櫚硬脂;另昨日監察結果所見,情況已較早前大幅改善,泳灘水質樣本的油脂含量繼續處於低水平,當局會繼續監察情況和加強清理,盡快重開餘下的受影響泳灘。
不排除沙中仍有殘留物
政府昨更新上周五(11日)重開的泳灘污染情況,康文署繼續進行日常清理工作,清潔情況理想,但不排除仍有極少量棕櫚硬脂殘留於沙中,呼籲游泳人士在重開泳灘活動時要小心留意,不可把玩或食用棕櫚硬脂,進入更衣室前應先沖洗雙腳,以免因沾上棕櫚硬脂而滑倒。
漁農自然護理署至今未發現有養魚戶受事故影響,昨日未有在魚類養殖區及附近水域發現棕櫚硬脂,又指蘆荻灣魚類養殖區的欄索狀吸油棉,能阻隔棕櫚硬脂流入魚類養殖區。
至於鶴咀海岸保護區及南丫島深灣綠海龜產卵地,經過連日清理後,棕櫚硬脂數量已明顯減少。
政府指出,海事處、康文署、食環署、漁護署,以及環保署每天合共調撥了約300人,應對是次棕櫚硬脂溢漏事件,包括進行監察和清理工作等。
截至昨午12時,已收集約201噸棕櫚硬脂。環保署亦為多個於大嶼山、南丫島及南區進行清理棕櫚硬脂的團體,提供協助和支援。
■記者嚴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