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企業管治屢被質疑的思捷環球(330),在上周二(8日)宣佈盈喜後,緊接連續3日斥資逾3,000萬元進行股份回購,但思捷還有約一個月就公佈全年業績,市場質疑思捷又再次涉踩灰色地帶。據思捷披露,於8月9日至11日,連續3日回購合共744.6萬股,涉資3,094.9萬元,為10年來首次啟動回購。思捷在8月8日的盈喜公告中表示,預期本年度的全年業績將於9月公佈,但未有提及確實日期。
帶動股價連升3日
上市規則列明,在公司發佈任何年度、季度、中期業績前一個月,公司不得進行回購。因此,若思捷在9月11日前發佈全年業績,就會違反相關規例。翻查資料,思捷近3個財年均在9月中後旬發佈全年業績,但2010年及2013年分別於9月2日及10日發佈全年業績。市場人士指,公司進行回購,好處是對提高每股盈利和每股派息有正面作用。
思捷進行回購已帶動公司股價在8月9至11日期間連升3日,與8月8日收市價比較,3日累計升幅達6.3%,成交股數亦明顯增加,以上周五為例,思捷回購的股數佔其當日總成交的22%。思捷及其管理層多次被質疑企業管治水平,2015年思捷主席柯清輝及行政總裁馬浩思被揭在公佈財務數據前一星期,分別增持公司股份,共涉資近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