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者隨處皆是,但不易察覺,當事人自己也未必發現得到。完美主義流露於生活小細節,例如多番檢查製成品、遲遲未肯開展工作、經常第一時間發現錯處等等。心理學家指出,完美主義者不單有要做到最好的心態,內心深處更有極大的恐懼和焦慮。
完美主義者害怕犯錯,將錯誤當成個人缺憾,於是用盡一切方法避免失敗。由於我們接受的教育,喜歡執着細微處而忽略教導學生如何思考,令完美主義更加根深蒂固。
可惜的是,完美主義不會令事情變完美,反而會拖垮進度。時間花得越多,不代表成效就越大。假設完美主義者A君花了四個月完成一個項目,令公司銷售額增加15%;B君沒那麼一絲不苟、鉅細無遺,項目只為公司帶來7%銷售額增長,不過他只用了一個月時間,其餘三個月他繼續保持進度,每個月做一個項目令銷售額增加7%,四個月加起來總增長達21%,比A君還要高。
不等準備萬全就開始,成功機會更大,因為可以測試市場反應,作出調整,或決定是否值得繼續下去。想快點有成果的話,就要撇除絕對的思想──如果未做到最好就索性不做。成功沒有那麼簡單直接,成功是多次失敗、經過多次調整的結果。
只要有70%準備,就可以馬上試驗,餘下的邊做邊調整。後面的過程會容易很多,因為當甚麼都還未開始,看不到製成品,即看不到問題和不足,要調整也很難。選擇調整甚麼也要小心,可以用 Must have/Good to have做準則。有很多主意,若不懂分先後,比沒有主意更糟糕。太貪心、甚麼也想做,最好只會變成甚麼也做不好。想投放時間、資源前,一定要分清楚是Must have還是Good to have,時間充裕才着手做Good to have的項目,否則就不要想太多,豁出去先試試水溫吧。
Leon Ho
Lifehack創辦人
http://lifehack.org/car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