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醫術:酒後運動高風險 - 梁憲孫

醫述醫術:酒後運動高風險 - 梁憲孫

酒後駕車易生意外,害己害人;酒後運動同樣危險,可大可小。
酒精擴張血管,增加腎臟血液流量,有「利尿作用」(diuretic effect),嚴重可導致身體出現「脫水」現象(dehydration)。身體運動時產生大量熱能,大出汗有降溫作用,同樣可引致脫水狀態。因此,運動加飲酒有機會引致嚴重脫水,血壓下降,腎臟受損,尿量減少,甚至昏迷。
酒精的利尿作用亦使電解質(electrolytes)經尿液大量流失,包括鉀(potassium)、鈣(calcium)及鎂(magnesium),可影響心臟及肌肉機能,肌肉無力,心臟跳動異常,可增加運動時受傷機會。
少量酒精抑制大腦的抑制性神經(inhibitory neurone),初飲有令人亢奮的感覺;但隨着血液酒精含量上升,推理及判斷開始受影響,稍後視覺及肌肉平衡亦受損。動作失去協調,運動容易受傷。
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為人體細胞提供能量;酒精影響正常新陳代謝(metabolism),使身體不能有效釋放葡萄糖所含的能量,同時令身體積聚脂肪,有損健康。
世界衞生組織數字顯示,全球每年有超過300萬人因酒精相關疾病而死亡,並且有上升趨勢。年輕人的死亡率一般較低,但四分一與酒精有關。估計有超過200種的疾病與酒精有關,可引致身體缺陷,甚至死亡。青少年腦部仍在發展階段,酒精影響身心健康,尤其記憶力;年輕人亦較易酗酒,並且容易對酒精產生依賴。
世衞組織已確認酒精乃一級致癌物,與煙草及輻射同級,屬最高風險類別。酒精與多種癌症有因果關係,包括肝癌、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乳癌及大腸癌。酒精可令食道及胃部黏膜發炎,同時對肝臟造成傷害,引致肝炎、脂肪肝及肝硬化等多種併發症。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