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一直拒絕就高鐵通關方案進行公眾諮詢,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昨日重申只會向市民解說一地兩檢方案,但搬出來的理由則似是而非。他說,部份人拒絕一地兩檢是因為不信任共產黨。問題是,港府既然知道香港恐共懼共情緒趨升,為甚麼還刻意硬銷一地兩檢的中國方案,而不願依循香港的行政制度、程序進行公眾諮詢?他們只是愚昧地把中國部委的雞毛當令箭,還是刻意避開公眾諮詢,以免市民拋棄中國方案?
拒絕諮詢 迴避多種套餐
按照港府2003年制訂的《公眾諮詢工作的指引》,政府決策局及有關部門應就公共政策及早諮詢市民,「清楚列明諮詢的目的、可供選擇的各個方案,以及政府屬意的方案(如有的話)」。對於高鐵的通關模式,政府屬意的方案是在西九總站割出中國口岸區全面實施中國法律,這是中國方案。而較為公眾關注的還有兩地兩檢方案、車上檢方案、CIQ(Customs Clearance、Immigration、Quarantine,即清關、出入境、檢驗檢疫)方案等,如果政府要進行公眾諮詢,自然要列出所有方案,市民的首選未必是中港政府黑箱作業達成的口岸租界方案。
運房局局長陳帆昨日向旅遊業界及酒店業界推銷高鐵時說,高鐵一地兩檢方案的最大好處是省時、便利,「這兩點看似很普通,但吃飯、呼吸也很普通,但若不吃飯呼吸卻無法生存」。陳局長似乎忘記了,吃飯是很普通,但吃甚麼、在哪裏吃也可以有很多選擇、多種套餐,高鐵通關模式就算要採用一地兩檢,也不是只有在西九站割出中國口岸區這一款套餐。
陳帆還說,港府的一地兩檢方案符合香港市民期望,強調任何方案政府都已考慮過,也和內地部委商討過,指一地兩檢有必要。陳帆說這番話時,同林鄭月娥早前在北京向中國部委領導表態時一樣,儼然化身香港民意代表,相信市民歡迎一地兩檢、歡迎中國部委決定的一地兩檢方案。
中國方案 輸出革命新版
林鄭月娥和陳帆的所謂民意支持,是個別政黨、媒體早前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逾半受訪者支持一地兩檢。但這些民調與政府不進行公眾諮詢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即迴避通關模式可以有多種選擇。民調多未清楚列明各種通關模式讓受訪者選擇,把問題簡化為是否支持一地兩檢,在港府近期頻密的省時、便利宣傳攻勢下,較多受訪者選擇支持只是被誤導的結果,而這一結果又成為港府和中共自欺欺人的依據。
說到底,香港高鐵一地兩檢模式,只是中共輸出中國方案的一小部份,或者說是針對香港輸出其社會制度的一部份。去年7月1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建黨95周年紀念大會上首次正式提出中共「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國際輿論迄今對中國方案反應不一,有人斥為夜郎自大、不以為然,有人斥為中國輸出革命2.0、呼籲警惕。
林鄭月娥、陳智思一再呼籲民主派議員到西九總站考察,這無非是要議員去感受中國方案在香港落地生根的成果而已,豈會改變中港協議閹割香港自治權的事實?豈會改變港府違反香港行政制度、行政程序的事實?中共、港府既然希望港人多些相信共產黨,共產黨豈不是更應該恪守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原則?特區政府豈不是更應該遵守公眾諮詢的原則和程序?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