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
2008年汶川大地震,筆者亦有到四川採訪,沒想到9年後的九寨溝地震,再千里迢迢來到四川,和災區民眾「共渡難關」,既要克服災後的生活困難,還要比災民更多一重難題,就是應對當局對境外媒體的「歧視」,甚至敵視。
今次香港有多家傳媒派記者到九寨溝採訪,也就是說他們都沒內地所謂「駐內地採訪證」,屬於「不受歡迎」之列。有傳媒希望打正旗號報道,主動與九寨溝救災主管部門溝通,以期獲得「採訪准入」,被拒後毅然闖關,驅車直入震央區,結果「斷正」,被當局遣返離境。也有媒體「渾水摸魚」入重災區,但被宣傳部門貼身監視。果然,災民看到是境外記者,主動爆料投訴,指當局「救災不力甚至隱瞞災情」,反映還有人疑被埋在廢墟,但當局不理。
災民投訴即遭驅散
跟蹤媒體的官員果然不再袖手旁觀,而是上前驅散災民,同時要求記者把有關的採訪紀錄「消除掉」。記者虛與委蛇後,找機會「逃離災區」。其他有幸入到震央採訪的境外記者,無不要與當局玩「捉迷藏」,甚至要混到災民中,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以躲避官方宣傳部門的搜尋。當局從前天開始,就在重災區漳扎鎮入口設卡,專門稽查外媒記者。其實,四川當局對境外媒體報道災情的模式非常明瞭,他們知道境外媒體不會聽從他們只唱讚歌,所以對外媒只有一個反應:拒之門外。但對境外賑災救助,則多多益善。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