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著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William),兩個月前跟同性醫生陳梓欣(Clement)訂婚,兩人下月再擺喜宴。作為公立醫院醫生,面對壓力更大,Clement早前罕有接受《add》訪問,平實、勇敢暢談同性愛情之外,剖白由大學時看《神父同志》(Priest),令基督徒的他正視自己性取向。他慶幸港人會互相尊重不同性取向,但更慨嘆香港婚姻平權的落伍,「連議員動議去探討,都俾人否決,呢條路真係好漫長。」
撰文:林妙萍
攝影:郭賢興
「有啲病人,好熱心、好窩心,專程走入病房同我講恭喜,多謝佢哋!」任職瑪麗醫院外科醫生的陳梓欣,講笑指公開和鄧達智關係後,面對壓力比想像中輕鬆,更收到醫管局極高層的電郵恭賀,「去到醫院職員餐廳,未騷職員證買餐,收銀員已經話:『認得㗎喇,知㗎喇。』好方便,走埋嚟啲人,都係講恭喜說話。喺香港呢個不同文化嘅大都會,好多人都會互相尊重。」
源於《神父同志》
Clement的同志啟蒙之路,來自Linus Roache主演的電影《神父同志》,「我好遲先知,係大學四年班。我係基督徒,返教會,當時睇到《神父同志》,最初感覺係喺教會度,唔係教我吔要互相相愛咩?咁當一個神父有咁嘅情況,我哋唔係應該更給予愛心同支持?後來發現,喺自己思想中都有對男性有好感呢個成份,就覺得要正視啦。」
信教的Clement其後去了一間同志教會探討,亦一如許多同性戀者,最初並沒有跟父母商量提及,「爸爸嗰時過咗身,媽咪係健在,但呢個問題屋企係唔容易接受,我自己當時都唔容易接受啦。」那時已經就讀醫科的Clement,沒考慮過未來職業,他之後曾到南非做交流生,亦去過偏遠蘇丹等地做無國界醫生。
大家或者都有聽過這類新聞,同性戀病人有意外或需做手術時,伴侶不能代為簽紙,最終可能仍要找十年八載沒見的父母,或關係不好的家人。
訴求婚姻平權
Clement直言一日未有婚姻平權,醫生層面只能按法律做,「你可以立定平安紙,你嘅醫療意願係點,否則喺法律上,醫生都係會搵第一血緣嘅人做決定。」他見盡許多同志伴侶在病床上互相扶持,但最終可做的事很有限,「一個沒法律約束力嘅同志婚姻,法律上醫生係唔可以聽你決定,香港呢方面係落後啲,所以第一,係要立法,我支持爭取婚姻平權。」
Clement慨嘆香港連議員動議討論婚姻平權,亦被否決,之前一單案例,有公職人員成功為海外註冊的同性伴侶爭取家屬待遇,但其後亦被上訴否決,「客觀環境,香港暫時係未有呢個氣候、條件去爭取到,條路仲好漫長。」
真愛在乎心意
鄧達智視Clement為人生真愛,Clement過去亦有幾段伴侶關係,「我覺得我以前嘅partner都好好,但William有種對愛情的熱情,令人有初戀感覺嘅憧憬,係我想像唔到。」鄧達智年紀大過Clement十幾年,Clement謂完全沒問題:「冇,佢好後生,心智上,身體上,我白頭髮仲多過佢,咁呢點係同基因有關係啦。
【遇上白紋伊蚊】
為了影大草地及夕陽之光的專訪相,訪問臨時改在灣仔君悅對面花園進行,沒做防蚊措施,Clement和記者、攝記們一齊狂餵蚊,流住汗狂頴痕之際,只有Clement醫生本色出籠,「我見到有啲真係白紋伊蚊。」唔係啩!
更多精采時尚內容,盡在 http://add.appledai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