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楊鳴章成為了天主教香港教區的新任主教。他就位後舉行的第一個記者會有某些言論惹來爭議。個人來說,他某些言論是有點被斷章取義(例如他對六四事件的看法),但亦有某些言論是出自平常人的口都會覺得他涼薄、遑論一名主教(例如他對內地官方大肆拆十字架的看法)。
無論如何,楊主教的言論令某些外界聲音開始在表達類似「天主教已死」、「天主教淪陷」的意見。我絕不同意這種說法。
第一,天主教會是全球最大的統一宗教團體,有近13億成員,分佈於世界各地的近3,000個教區及其轄下的20多萬個堂區。香港只是這個普世大家庭的一小部份。雖然香港教區過往就天主教會對中國的政策有一定影響力,但這都不代表其主教在香港教區內的言行足以拖垮整個天主教會。
第二,就算大家說的「天主教已死」、「天主教淪陷」只是指天主教香港教區,這種說法都不成立。楊主教的確在某些言論上或處事作風上令公眾、信徒、司鐸失望,但他遠遠未至於像中世紀那些發動戰爭、作奸犯科的主教與教宗那樣壞心腸。他連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時活躍地鼓吹獨裁政權暴力鎮壓反對者的某些南美洲主教都未比得上。楊主教的言行令信徒與司鐸應該提高警覺,但離把教會弄死還差很遠。
第三,思維較進取的市民與教友都需要提醒自己,不能因為覺得楊主教意識形態上較保守就覺得教會淪陷了。在各種宗教與社會議題上,天主教會的進取派與保守派自從耶穌升天後已有近二千年的分歧。但這兩派的信徒都大致上仍能共存,很少會因這些分歧就要自立門戶、動不動說教會已死。所以,楊主教雖然較保守,但這本身不是完全否定他或教會的理由。
第四,既然天主教會包容不同光譜的信徒,其主教亦很自然會來自不同的光譜。譬如說,香港教區主教昔日有較進取的陳日君,現在有較保守的楊鳴章,將來的主教都會有進取的、有保守的。再者,在不少問題上,楊主教始終都會被教會的固有立場綑綁。譬如說,基於天主教會正面評價民主政制的立場,類似「不民主可能更好」的論述難以從他口中道出。他頂多都只是可以較少提這議題,而不是把教會立場否定。
第五,《聖經》說,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教會除了主教,還有其他神職人員與一眾信徒,誰說他們不是「基督身體」的一部份?既然大家都活在同一個身體內,神職人員、教友們見到主教有甚麼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時都應該向主教指出、為主教祈禱,同時亦應該在堂區、教會團體層面上活躍參與,在社區活出基督。
長話短說,作為被其信徒視為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天主教二千年來經過許多風雨都屹立不倒,韌力十足。一個楊鳴章主教,是絕對不足以令天主教會死、令天主教會淪陷的。
*以上是筆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他所屬的律師行或團體。
任建峰
執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