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堅拒諮詢的陰謀(自由撰稿人 黃偉倫) - 黃偉倫

高鐵堅拒諮詢的陰謀
(自由撰稿人 黃偉倫) - 黃偉倫

自政府公佈一地兩檢方案後,有不少人質疑港府割地,違反《基本法》。在連連爭議下,一個正常的民選政府,應該開展公眾諮詢,從長計議,制訂最適合的方案。可惜,港府既非民選,亦不正常,選擇漠視民意,一意孤行。
事實上,過往一些受爭議議題,政府即使未必願意,但受公眾壓力,都會展開「假諮詢」。例如西九故宮博物館,政府即使拒絕就是否興建作諮詢,仍就博物館的設計、營運作公眾諮詢。至於橫洲發展、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全民退休保障等爭議議題,姑勿論其諮詢是否有成效及足夠,至少政府確在表面上開始了諮詢,表面工夫是做了的,只是可能被轟為「假諮詢」。
為何政府拒絕就一地兩檢公眾諮詢?運房局長陳帆早前表示,其實一直在諮詢公眾,因為已即時向市民公佈方案,及與立法會討論;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亦表示,方案在立法會討論時,市民可透過議員參與諮詢,故不算完全沒有諮詢。雖然,根據2003年制訂的《公眾諮詢工作的指引》,立法會確為其中一個公眾諮詢的渠道,然而按此邏輯,根本任何需要立法會通過的議案,都不再需要諮詢大眾市民。而且不要忘記,立法會有過半數為功能組別,真的可以代表市民嗎?在建制派壟斷的議會裏,莫說要否決一地兩檢,即使要充份討論都難以成事,建制派必然為政府護航,再千方百計縮短質詢過程,盡快投票通過。現時的立法會絕非有代表性的諮詢渠道。
另一方面,雖然陳帆稱已在諮詢公眾,不過在現時政府刊登的正式諮詢文件中,只見如「性別承認議題公眾諮詢」、「就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公眾諮詢」等文件,卻不見一地兩檢。根本連政府自身都沒有將現時的做法,視為正式的諮詢,一切都只是陳帆的語言偽術。
政府如此抗拒公眾諮詢,說穿了,最重要的一點是,高鐵本身就非為港人而建,公眾意見非考慮因素。已經有多項數據顯示,高鐵對香港的實際經濟效益其實不大,所謂48分鐘到達廣州,也只是騙局,「廣州南站」事實上位於番禺,而48分鐘,只限於每日絕無僅有的直通車。自方案公佈,官員、親中人士頻頻唱好一地兩檢,漠視其他解決方法,拒絕公眾諮詢,連串舉動只令人聯想到,背後有勢力希望盡快落實一地兩檢,不希望添加無謂阻力。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3月怒斥高鐵香港段太慢,絕對不允許爛尾,「絕對要修通,修不修通不是由香港說了算的」。
如果高鐵是為港人而建,一地兩檢就應開展公眾諮詢,盡可能探究出最有利的方案。可惜,這高鐵港人從來無話語權,在一地兩檢方便快捷的糖衣下,就是割地削權的毒藥,令香港隨時萬劫不復。

黃偉倫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