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末世降臨?近來看了幾齣戲,不管美、日、韓──《鄧寇克大行動》、《軍艦島》、《求生走佬Family》──拍的都是逃亡。三部電影各有各好,但我最喜歡矢口史靖執導的《求生走佬Family》,連我自己也始料不及。說到底,《鄧》看的是氣氛,《軍》看的是男神,但一輪感官轟炸後,並無多少值得回味,反而戲名騎呢,看似「災難片」的《求》,拍得溫馨惹笑,主題發人深省,比氣勢磅礡的大片更可觀。
《求》的故事有點魔幻現實,講述東京一家人,關係疏離,爸爸只顧工作或看電視,子女活在網絡世界,剩下家務纏身的媽媽,獨力擔起全家起居飲食一片天,但某日一覺醒來,世界忽然無了期停電,從此時鐘不動,信息不流,交通癱瘓,手機電腦以及一切用電的東西,統統報廢,這家人發現東京不能久留,決定騎單車逃亡到鹿兒島,投靠捕魚維生的外公 ,驚濤駭浪的旅程由此展開……
這樣的情節無疑很奇幻,但最值得欣賞的是箇中深意。《求》提出了不少可堪咀嚼的問題,例如:我們多久沒真正跟家人談話了?手機上的資訊,有多少能觸及我們的靈魂?人類今天的生活是否比過去正確?千迴百轉,電影歸根究底都在叩問:你是否還記得,什麼是生命最重要的東西?真的,如果你想弄清生命的意義,不要請教科學家或詩人,應該問一個受苦的靈魂,最一無所有的人。我以前問過一位痛不欲生的朋友,什麼是最真實?他說「呼吸」。電影中那蓬頭垢面的一家人,在路上碰見知識廣博,在絕境中也悠然自得的藤原紀香一家,後者教路,要活下去,最要緊是三件事:保持體溫、有火、有水。原來生命中最唾手可得的事物,往往才最重要,正如本來舉頭可見的銀河,其實也最美麗。當文明的浮華剝落淨盡,我們將會發現,勞力士和瑪莎拉蒂,根本遠不如一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