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智慧:好員工的反面教材 - 張慧敏

職場智慧:好員工的反面教材 - 張慧敏

僱主僱員之間的關係,其實佔上風的永遠是員工。員工不高興隨時可以辭職走人,老闆的業務不可能不高興就隨時倒閉執笠。重點是,公司做得幾差幾衰都好,只要老闆改頭換面再開一間新的,就可以瞞天過海。但員工經營的可是一生的個人事業,真正一步一腳印,加減累積出來的正負結果,就是平步青雲的本錢,或是職海浮沉的原因。所以絕對要下苦功經營,不能輕率草率處事了事。

事實是實在請人難,請個有責任心的難,請個對工作有熱誠的更難,請個把工作視為事業的難上加難。最怕的是請來的員工和當日面試的雖然是同一個人,但上班之後才知是個講和做是完全兩回事的人。只要員工做事有首尾有交帶,能把工作做好做妥而不是做咗就算,經已是個難能可貴的好員工。老闆也好上司也好,最怕的無非是員工「說了又不聽,聽了又不懂,不懂又不問,問了又不做,做了又做錯,錯了又不認,認了又不改,改了又不服,不服又不說。」

近來令很多管理層頭痛的,是即使是英國大學的畢業生,英文水平一樣低落。最基本如寫封簡短email,文法錯串字錯總之錯漏百出。做PowerPoint presentation抄template都算,但就連抄都抄錯抄漏,連proofread都懶得做,send咗就是做咗。有做上司的善意提點下屬應該查字典不是查google translate,被下屬以「唔識查字典」回應。

另一大頭痛位是員工做人處事極度個人化,只用自己的角度作考慮判斷,再加上情緒化,不要講到被斥責那麼嚴重,被問責一樣唔高興,發脾氣即場拍枱掃file,老闆還要出來打圓場。老闆員工,上司下屬,兩敗俱傷,如何共贏?

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