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份建設主教山「土炮」健身設施的蘇志強,是沙士康復者,他猶如現代版愚公移山,一手一腳建長者康樂公園,長遠希望港府在每個社區都建造同類公園,紓緩人口老化帶來的問題。
製作15土炮器材
人稱「萬能蘇」的蘇志強,現年66歲,大半生從事五金飾物設計及產品製造工作,但2003年沙士襲港改變命運,他因到醫院探病而感染沙士病毒,康復後體力大不如前,「拎張報紙或者去街巿買餐餸,隻手都會痛到震」。他被迫提早退休,大約8年前隨長者到主教山晨運,靠運動鍛煉身體,亦開始思考如何利用工作所長改造該幅寶地。
蘇曾到韓國首爾旅遊,體驗過當地長者公園設施,加上他定期到醫院進行物理治療,得到靈感建造長者復康器材,但他體力有限,加上山上沒有水電供應,只能螞蟻搬家般分多次搬運上山。「器材要用水泥種地,一包20公斤,我喺屋企分咗40小袋,逐袋搬上去;山上冇得燒焊,我先設計好再喺舊廠車床整出組件,上山用螺絲裝嵌」。
蘇志強利用3至4年時間,終在配水庫上蓋製作15個土炮健身器材,包括單槓、單車、騎馬機、拉繩、扭腰機及轆身機等,供街坊使用,他還要勞心勞力,定期檢查及唧機油保養,「我哋冇計回報,我都係長者,明白有乜需要」。如今水務署封鐵網阻止內進,地政總署威脅悉數拆卸,他憂慮心血難再複製。「舊廠兩年前執笠,冇車床造模,好難整過新嘅」,只望政府部門手下留情保留設施。
■記者文兆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