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原著都不變郭子健《悟空傳》擊倒極權

劇本原著都不變
郭子健《悟空傳》擊倒極權

由郭子健執導的電影《悟空傳》,改編自今何在的同名小說,講述抗爭。在香港現今非黑即白、敵我分明的年代,對號入座可以引伸出多層意義。早前郭子健在尖沙嘴接受訪問,認為解讀是觀眾的自由:「電影出嚟後嘅我控制唔到。」他表示其電影從來都是人對命運的抗爭,《打擂台》如是,《悟》片亦如是。

被取笑入行遲

郭子健談到原著故事就只有一條主幹,就是孫悟空調查殺死唐三藏的兇手:「小說最吸引係抗爭嘅意識,不畏強權,為咗理想,完成自己,不斷去對抗唔公平,向權威宣戰,悟空嘅精神。今何在係內地長大嘅人,都有咁嘅思維模式,裏面寫出嚟嘅嘢好中。」郭子健作為70後,當年被成年人看不起,因為讀書不成,只愛看漫畫。到2000年入行做電影,被人笑太遲。
《悟》片中的花果山被天庭鏟平,沒有了代表自由的彩霞,當中包含的不言而喻。郭子健將原著大改特改,被內地小說迷大罵,他笑說:「呢個係我同原作者嘅共識,原作者講過一句話,當年寫《悟空傳》係基於自由創作,顛覆咗好多嘢,對神仙制度、極權控制,所謂規範作出痛快痛擊,如果佢要我跟足佢嘅小說,即係畀另一個規範我,佢變咗另一個神仙,違背咗自己,只要唔違背悟空嘅精神,對專制睇唔過眼,藐視權威,用自己力量,就算失敗都堅持落去。」

「睇到乜就係乜」

另外,郭子健昨日傍晚與演員彭于晏、余文樂及特技導演黃智亨在旺角出席《悟空傳》見面會,眾人接受訪問時,被問到戲中有隱喻,當中「花果山」消失被解讀成香港自由減少,余文樂說:「各有各自己想像,電影每人接收不同,唔需要講實,好似睇畫咁睇到乜就係乜。」
採訪:張俊鉻、羅慧敏
攝影:陳慧安
場地提供:Hotel Icon

(左起)郭子健、彭于晏及余文樂昨晚出席見面會,與粉絲玩遊戲。

現場觀眾在余文樂(中)及彭于晏(右二)面前扮演二郎神及孫悟空。

導演郭子健指原作者的內容就已經充滿「抗爭」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