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職時新聞】天然呆 VS自信狂 邊種職場初哥令老闆瘋狂?

【動畫●職時新聞】天然呆 VS自信狂 邊種職場初哥令老闆瘋狂?

職場初哥,經常被「old seafood」評頭品足,由見工面試、上班衣著,到工作態度,無一看得順眼。由80後點點點,90後又咁咁咁,輪到今天千禧世代,自我、懶醒、「hea做」,幾成標籤,負面定型。其實每個年代,不同行業,總有一件「極品」在公司,同事討厭「自信狂」,老闆最怕請着「天然呆」。職場新鮮人,你又屬於哪一類?

記者 王家文

雖說性格決定命運,但往往見工時會忽然扭轉,改變一刻命運。面試時主動積極,入職後打回原型,欠動力兼沒反應,套用日本潮語,就是「天然呆」。盧家偉見得多,不時有僱主反映,新入職的年輕人主動性不足,「冇乜信心,又驚講錯嘢,好緊張,唔知(自己)有乜可以貢獻,甚至覺得好悶,就會成日發呆」。

盧家偉是僱員再培訓局課程導師,在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任教個人素養單元多年,對象多是年輕人。他說屬於「天然呆」的職場初哥,大多因學歷不及他人,做事沒信心,顯得退縮,踢一腳,只動一動,「叫佢幫手做嘢,只係點吓頭,都唔知佢聽唔聽到,會唔會做」。另一類則自恃學歷好,以為是天之驕子,「投身社會工作就覺得我係天下無敵,樣樣嘢都搞得掂」。

有信心是好事,太自信就累事。盧Sir說,年輕人表現工作能力實屬正常,但不應過份自信,「唔好一嚟就搶先講晒所有嘢,得你講,冇人講」,鋒芒太畢露,容易被排斥,「同事會覺得新人可能博表現、演嘢,但又畀人覺得好似冇乜料到」。他說可先容讓同事發表意見,再作補充,既發揮能力,也不失他人,減低人事磨擦。

無論「天然呆」抑或「自信狂」,若要人不知,下一句,新世代一定知。盧Sir說,有僱主聘請一名90後處理文書工作,但他天天上網開Facebook、WhatsApp甚至淘寶網,「每日工作就好似處理緊佢嘅私人事務」,以為瞞得過上司和同事,「其實個個都知」。他說近年很多僱主反映,員工處理私務忙過公事,「喺Facebook畀like、回應,睇番個時段,其實就係返工時間」。

每年大學生畢業後,接着文憑試放榜,勞動市場都湧現生力軍。盧Sir說,這一代新鮮人,離開校園初踏社會,最難適應是殘酷的現實,「以為好似打機咁,可以restart(重生),做錯咪重頭嚟過囉,畀人感覺不負責任」。他說當學生可能只要應付考試,但打工要處理很多突發工作和壓力,未能調節心態,便只剩下埋怨。

「覺得上司對佢唔好,又忙,搵得又少,佢就會放棄唔做。」盧Sir坦言,適應不了職場環境,即使再找另一份工,情況都依舊,只是逃避,「無限咁loop(循環)」。他說年輕人應先掌握個性,在工作上多與人溝通,尤其了解同事和上司的性格,如對方急進、進取,自己屬慢熱,可調整一下態度,找出相處之道,「如果唔係,你永遠都唔能夠喺職場裏面生存得到」。

近年不少僱主呻到葉落,慨嘆新一代大不如前。盧Sir不同意,認為他們成長於互聯網發達時代,視野較從前廣闊,也擅用社交媒體,可為公司帶來新概念,甚至增值。他說有90後員工便替公司成立Facebook專頁,開拓網上行銷,「對於老闆或資深同事,佢哋開個Facebook account(戶口)容易,但做一個Page(專頁)係比較陌生,90後就覺得好簡單」。

今天80後已過氣,輪到90後當道,千禧代也崛起,但對每一代新鮮人而言,擅用優勢,改善不足,是職場不變的金科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