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縫求存】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認為,高鐵可完全取代300公里以上的大巴路線,大巴生存空間只有「晚發朝至」的長途線及200公里內路線。深圳至廈門相距約730公里,昔日駕深圳至福建的大巴司機鄭先生向《蘋果》稱:「以前哪一個點開車都可以坐滿,一個月最多可賺2萬人民幣(下同.約2.3萬港元)。」但深廈線通車後,他失去駕大巴工作,改為駕「白牌車」載客往乘大巴,月入大跌至3,000元(3,500港元)。
司機月賺2萬跌至3,000
現時深圳前往福建的大巴,一張票價260元,比高鐵二等座貴約80元,但速度慢4小時。高鐵每小時幾乎都有兩班列車由深圳北到福建,生計最受影響就是大巴司機。「白牌車」司機老謝現時每天都在深圳龍崗總站等客,他不時反問坐大巴往廈門乘客:「為甚麼不坐動車?」他向《蘋果》指出,高鐵改變了大巴公司生存模式,以往龍崗總站開出的大巴,可直接前往福建,但現時客人坐不滿一部大巴,故聘用白牌私家車到深圳龍東、龍坪等地,集齊區內不同地方的旅客,希望坐滿大巴減低成本。
鄭先生駕駛深圳至福建大巴20多年,他憶述以往駕大巴一個月可賺2萬元。但自2013年深廈線通車後,大巴生意大受打擊,故改駕「白牌車」,現時月薪跌至3,000元。
但大巴仍有捧場客,家住東莞的王先生稱,搭高鐵要到東莞東站,但從家去長安鎮比較近,加上自己行李多,搭高鐵人來人往不方便,故選擇在長安鎮乘大巴。趙堅認為在高鐵影響下,300公里以上大巴路線將無法匹敵,大巴的生存空間將縮在100公里至200公里的路線,大巴亦可推出「晚發朝至」搶客。至於航空公司,他認為若在1,000公里以上,對航空公司不會有影響。
記者黎仕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