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令海水變酸臭爆紅潮

恐令海水變酸臭爆紅潮

【本報訊】環保署昨強調貨船洩漏的棕櫚硬脂對人體無害,但香港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總監程詩灝警告,這種常用於化妝品或食品製造的物質,若長期漂浮於海面可能會氧化及分解令海水變酸變臭,並影響水質致刺激有害藻類的生長,一旦發展成紅潮會令海水含氧量降低,造成魚類死亡,情況令人憂慮。故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及綠色力量決定發動義工,明日起一連4天在油污重災區,即南丫島海灘協助清潔油污保護生態。

環團招義工除污

程詩灝指,棕櫚硬脂溶點約為攝氏40℃,在現時水溫下應可維持凝固不易溶於海水,清理程序相對簡單,找人撈起或拾起即可。但他強調不能對污染物掉以輕心,政府應盡快派員撈走海面油污,因外國曾有寵物於泳灘上誤食棕櫚硬脂致死的個案,另當局亦宜派人以高壓水槍清走已溶在沙灘石面的硬脂,以免因陽光及潮汐令硬脂分解影響水質及危及海洋生物。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竟明亦指須盡快清走油污,否則一旦棕櫚硬脂漂流到水流較慢的內灣如大潭灣,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會較大。
今次油污重災區之一是南丫島,上址的洪聖爺灣泳灘、蘆鬚城泳灘及大灣肚灘,灘上均出現大量白色油污,石排灣及牙藁灣一帶亦有人報稱有油臭味,今人關注。故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及綠色力量今日起網上招募清潔義工,以便明日開始助清理南丫島沙灘上的棕櫚硬脂。
■記者鄭大康、黃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