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今年已出現4宗本地日本腦炎,最新一宗個案59歲男患者仍在留醫,情況穩定。4宗個案其中兩名患者,包括最新一宗病例,均居住天水圍天瑞邨。食環署昨早派員到天瑞邨一帶滅蚊,並向居民派發防治日本腦炎的單張。
料附近多農地積水養蚊
今年有3宗日本腦炎個案患者均居於天水圍,除最新一宗個案外,今年6月本港第二宗日本腦炎病例,38歲男患者同樣居於天水圍天瑞邨;上月公佈全球首宗輸血感染日本腦炎的個案,46歲男捐血者則居住天水圍嘉湖山莊。
天水圍自出現首宗日本腦炎個案後,食環署已在區內滅蚊,但該區仍接二連三出現新個案。昨早食環署再派員到天水圍,於天瑞邨附近一帶滅蚊,噴灑滅蚊劑及貼上黃色防蚊蟲貼。
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日本腦炎的主要病媒蚊是三帶喙庫蚊,在香港並不多見。對於天水圍在個半月內爆出3宗病例,林認為可能是該區農地較多,今年又逢多雨,積水增加令蚊患嚴重,加上部份農地範圍屬私人土地,令食環署人員難以進入滅蚊。他稱滅蚊工作「一網打盡先得」,建議政府向這些土地持有人提供清晰滅蚊指引,譬如減少積水及緊蓋貯水器皿等,並修例容許署方入內滅蚊。林近日接獲病人查詢是否需要接種疫苗,他指毋須過份憂慮,因傳播日本腦炎病毒的蚊子多活躍於黃昏至晚上時分,做足防蚊措施即可。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