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水圍再爆日本腦炎個案,事隔個半月再有人中招。最新確診患者為59歲男子,有長期病患,居於天水圍天瑞(二)邨瑞豐樓,現於博愛醫院留醫,情況穩定。除此個案,今年6月公佈的第二宗病例同樣居於天瑞邨,上月公佈全球首宗輸血感染日腦個案,捐血者則居於天水圍嘉湖山莊,3宗個案發生地點鄰近,食環署承認該區滅蚊有一定困難,會與相關部門加強溝通。
記者:陳沛冰 彭愷欣 嚴敏慧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表示,患者7月30日出現發燒、頭痛及嘔吐,翌日到天水圍醫院求診,同日轉到博愛醫院,獲安排抽驗脊髓液及血液,結果昨證實對日本腦炎呈陽性反應。病人仍發燒,未能提供接觸史詳情,但患者妻子透露,病人近期沒有外遊紀錄,活動範圍圍繞區內屋邨及商場,中心相信病人在區內被蚊叮咬而感染。其接觸者至今未有出現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
今年是繼6月居於天瑞(一)邨瑞意樓的38歲男病人感染日腦後,再次在天瑞邨發現病例,而上月一名換肺病人接受輸血後確診日腦,追查後發現46歲捐血者同樣住在天水圍嘉湖山莊。黃加慶表示,三宗感染個案發生地點鄰近,衞生署會與食環署合作防止日腦進一步擴散,已通知食環署和漁護署進行病媒調查、監測和控制。
自然環境多 控蚊有難度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李明偉指,天水圍發現首宗日腦後,已在區內進行滅蚊,之後有收集蚊子樣本進行檢驗,未發現帶有日腦病毒。但他承認新界多自然環境,控蚊工作有一定難度,如天水圍區內有豬場,亦有濕地公園等大範圍天然環境,會與相關部門溝通加強滅蚊。
日腦是蚊子透過叮咬受感染豬隻或候鳥傳播病毒,今次病人居所的兩公里範圍內有豬場,李補充,會聯同漁護署加強巡查豬場,並在豬場範圍內加強滅蚊,減少病媒蚊滋生,以防豬隻被蚊隻叮咬。至於是否要對豬隻進行檢驗,黃加慶指,90年代尾曾做研究,發現本地豬場的豬隻抗體高,雖然近期無新數據,但相信豬隻情況與當時沒有大變化,現時未有檢驗豬隻的打算。
中心與食環署將於本月7日於天瑞社區中心舉行健康講座,並會派人到患者住所進行問卷調查,主動找出有否未獲診斷的個案及安排血液化驗,出現病徵者可致電中心熱線2125 1122查詢及安排轉介跟進。黃加慶指,今年至今有4宗日腦個案「算係多」,不排除今年再有個案出現,呼籲市民要做好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