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月中被發現疑遭棄養在大嶼山塘福引水道的一隻小狐狸,由於被驗出並非之前以為是罕有的大理石狐狸(Marble Fox),而是較常見的赤狐(Red Fox),多個機構一度不願收留,市民恐小狐最終被人道毀滅。有關部門未明確交代小狐去向,海洋公園指未有進一步安排前,會繼續照顧;漁護署則正與愛協商討小狐安排。有立法會議員已去信漁護署及海洋公園,要求特事特辦收留該隻赤狐。
記者:張珮琪
上月14日,行山人士李先生與友人在大嶼山鳳凰徑行夜山,經過塘福時發現一隻1.5呎長的小狐狸躲在引水道中,二人報警通知消防到場將牠救起,交愛護動物協會獸醫處理,初步顯示小狐狸健康但瘦弱、且怕人,初時估計牠屬大理石狐狸。
經漁護署跟進協調後,因應海洋公園現時有飼養北極狐,有熟悉狐狸習性的專家協助,便於上月19日安排將小狐狸送到海洋公園後勤設施部,將進行半年檢疫隔離,以觀察牠有否感染狂犬病或其他傳染病。
嘉道理農場:無能為力
可是,前晚愛護動物協會在官方facebook公佈,基因測試判斷該狐狸是赤狐,不符合海洋公園「引進動物的政策」,加上人手問題未能繼續照顧,園方需要緊急交還小狐狸;而愛協則表示,並無職員擁有足夠專業知識及相關經驗照顧小狐狸,亦無法提供合適設施讓牠生活。由於小狐狸來歷不明及非本地原生,受到有關法例和隔離檢疫規管,正與漁護署商討為牠尋求最好安排。
另外,有飼養野生動物的嘉道理農場,亦表示無能為力,發言人回覆《蘋果》表示,明白公眾非常關心小狐狸的去向,但該園的野生動物拯救中心以本土野生或瀕危動物為首要的拯救目標,今次事件中的小狐狸屬於外來及非瀕危物種,加上園方人手及資源相當有限,因此未能處理。
及至昨晚,海洋公園及愛護動物協會發出聯合聲明表示,海洋公園於上月19日從愛協接收了一隻狐狸,要為狐狸提供最合適的照顧,需要先進行基因測試以確認狐狸的品種,有關測試需時約兩周。
海洋公園稱缺乏配套
因此,雙方同意暫由海洋公園照顧小狐狸,直至得知基因測試的結果,再商討照顧狐狸的可行方案。
公園於7月31日透過基因測試得知該狐狸為赤狐,幾經考量後,基於赤狐不適合與北極狐或園內其他動物一起生活,而公園亦未有符合赤狐福利要求的配套設施作為其長期居所,因此公園將與漁護署及愛協商議,為狐狸的未來作最好的安排。在有進一步安排前,海洋公園會繼續照顧該狐狸。
立法會議員鄺俊宇昨晨已經去信漁護署及海洋公園,希望署方能夠特事特辦收養赤狐,並應檢討現行的相關政策,如日後面對同類問題應該如何有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