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奶嘴」令學習能力變慢

「電子奶嘴」令學習能力變慢

【本報訊】不少家長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視作小朋友的「電子奶嘴」,防止子女在公眾場合哭啼、吵鬧。有兒科醫生指出,發洩是嬰幼兒學習表達情緒的方法,如果從小就習慣依賴電子產品,欠缺觀察世界、接觸他人的機會,日後的言語學習能力、社交發展都可能有壞影響。

社交發展較差 增近視風險

兒科專科醫生劉成志表示,一至兩歲的嬰幼兒,正處於學習用詞語表達自己、理解家長「行去邊」、「舉高手」等簡單指示、用不同方式表達情緒的年紀,如果長期與電子產品為伴,久而久之學習能力會變慢,社交發展也可能較差,「呢啲轉變去到讀幼稚園就會比較明顯」。
他指,不少家長害怕小朋友在公眾場合突然叫喊,失禮人前,但他認為這些是嬰幼兒正常的發洩途徑,「家長係應該了解小朋友點解有情緒,而唔係唔畀佢哋表達情緒」。
他又稱,嬰幼兒太早接觸電子產品,也有可能影響手、腳等大組肌肉的發育及協調;長時間盯着電子屏幕,眼睛吸收輻射及藍光,更會增加近視風險。
要遏止小朋友沉迷玩手機,美國科羅拉多州一個家長團體正在收集30萬個聯署,希望當地政府立法禁止商戶售賣智能手機予13歲或以下兒童,否則罰款最多兩萬美元。日本則有電訊商推出名為「Tone m17」的智能手機,如果用家是12歲或以下人士,手機每晚10時會自動鎖機,直至翌晨6時才回復正常。該手機日前推出市面,售價約3.5萬日圓(約2,460港元)。
■記者于健民